很久没有提笔了。
以前我总觉得时间是是石缝里的沙子,再忙也能抽出点空来码字。
从近一段时间看来,是打脸了。
我总是尝试把工作和生活剥离开来,弄个泾渭分明。
想着工作再忙,也要有属于自己和家人的时间;时间再紧,也有自己喜欢的事要做。
然而,在日复一日的工作中我慢慢入戏,龙套跑着跑着,最后演成了主角。
当我开始理解自己从事的职业,我发现自己即使闲下来也无法完全脱身。
当我越发频繁感受到源自找到工作意义的快乐时,工作成了和生活并行的主线。
对于一个认为自己玩世不恭的人来说,有事业心是一件很难开口承认的事。
就像《神探夏洛克》里,华生觉得自己在战场上留下了心理阴影,常做噩梦醒来,于是去看心理医生。
心理医生告诉华生,想要走出来其实很简单,不要逃避地接受自己的想法就好。
每晚令华生睡梦不安的,根本不是对战场的恐惧,而是从此无法返回战场。
这令他感到不安,找不到归属感——他根本就是对那段军医生涯无比留恋。
医生看穿了华生不愿承认的事实。
某些人说毕业怕入错行,怕选了个不赚钱或上升通道有限的职业。
这是基于“钱和地位=快乐”这一方程式。
没错,站在个人的角度,是该让自己支出最小化,收益最大化。
如今的时代,一夜成名和一夜暴富的机率翻了个几何倍数。
人越来越浮躁,吃饱穿暖,总得找点别的事情干。
物质的极大丰富使得实业不再受到应有的重视。
毕竟,在这个信息时代最有价值的,还是能吸引注意力的信息。
钱,本质上是募集社会资源的手段。
高明的人不在乎钞票,因为钞票在谁的口袋里对他来说都一样。
我想起日本人所信仰的那种“各安其份,各得其所”的社会状态。
工人、农民、演员、资本家、政客、科学家和服务生,没有贵贱之分。
他们都在以不同的方式,被别人需要而已。
当下的每一份职业,都是必须要有人来干的工作。
区别在于,有的人生怕自己吃亏,有的人生怕人民群众吃亏。
有人拿钱炒楼,搞资产配置,生怕自己的财富数字被通胀弄缩水;也有人捐出千万家产兼济天下,自己却勤俭朴素。
这是价值观不同的问题,倒没有对错之分。
有的人认为自己过得好最重要,就会在意如何立足社会。他们发现金钱和地位会让自己过得舒服,且觉得在别人看来,自己会变得非常潇洒迷人。这样的人,当然会把聪明才智用在自己的“敛财事业”上。
有的人认为自己很重要,但是人类的整体命运更重要,可能探索世界的真理更美妙。上下求索
什么越能激发你的多巴胺,什么越能让你感受到确定性,你就越看重什么,也就决定了你的价值观。
价值观也决定了一个人能到底产生什么样的价值。
是单纯的经济价值,还是足以推动人类文明进程的价值。
就像没有创造力的罗马帝国强盛了一千年,也未曾给世界带来惊艳的进步,而工业革命短短100年,重塑了当代世界的面貌。
赚钱本身没什么错,当把财富当做唯一的衡量标准时,聚集财富的目的似乎是什么都行。
目的会传染,于是以单纯敛财为目的的人越来越多,以为他人提供价值为目的的人寥寥无几。
走在前面的人,让后面的人看红了眼,大家纷纷想往前挤,却难免磕磕碰碰,甚至拳脚相向。
当然,这些从个体角度来说确实没什么错。
宏观来看,正是无数个体的自私行为,推动了社会整体发展,土地承包责任制就是最好的证明。
哲学家们认为人有灵魂有理性。
而更多的时候,人只是被生物信息素主宰的活物而已。
当然,标榜理性光辉不是不努力实现财务自由的借口。
我只是觉得,财富是为别人创造价值的副产物。应该相信那句话:
有的人来到这个世界上,是带着使命的。
越发觉得自己真是个好人民公仆。
爱岗敬业,价值无限。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