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香与时光的美好交织
在时光的长河中,总有一些特别的日子,如熠熠生辉的明珠,镶嵌在记忆的深处,于我而言,那堂书画吉日课,便是这样一颗璀璨的明珠,散发着墨香,闪耀着艺术的光芒,镌刻下一段难以忘怀的美好。
那是一个阳光温柔洒落的清晨,天空宛如澄澈的蓝绸,几缕白云悠悠飘荡,仿佛是大自然这位画师随意勾勒的几笔淡墨,我怀揣着满心的期待与些许紧张,踏入那间弥漫着淡淡墨香的书画教室,教室的布置简洁而雅致,四壁悬挂着一幅幅或飘逸灵动、或雄浑大气的书画作品,似在静静诉说着艺术的千年流转。
课程伊始,老师身着一袭素色长袍,举手投足间尽显儒雅之风,宛如从历史画卷中走来的雅士,他缓缓展开一张宣纸,那宣纸如月光般洁白、丝绢般细腻,在案几上静静铺陈,仿佛在等待着一场灵魂的邂逅,老师手持毛笔,蘸墨,悬腕,笔尖轻点纸面,瞬间,墨汁在纸上洇染开来,似一朵盛开的墨梅,香气四溢,他一边书写,一边轻声讲解书法的要领:“书法之道,在于心手合一,意在笔先,每一笔画,皆如人之筋骨血肉,需刚柔并济,力透纸背。” 我凝视着老师笔下流淌出的一个个刚劲有力又不失灵动的字体,仿佛看到了千年前王羲之在兰亭挥毫泼墨的潇洒身影,感受到了颜真卿楷书里蕴含的雄浑正气,那一刻,我深深沉醉于书法这一古老艺术的魅力之中,心中涌起一股想要触摸它、驾驭它的冲动。
随后,轮到我们亲自实践,我小心翼翼地拿起毛笔,依照老师所教,蘸墨,悬腕,尝试着在宣纸上落下第一笔,看似简单的一横,在我笔下却显得歪歪扭扭,毫无美感可言,墨汁也仿佛不听使唤,肆意洇染,将宣纸弄得一片狼藉,正当我满心沮丧,几乎想要放弃之时,老师轻轻走来,他的目光温和而坚定,如春日暖阳,驱散了我心中的阴霾,他轻轻握住我的手,引导着我重新书写,在老师的帮助下,那原本不听话的毛笔渐渐变得温顺起来,一横一竖,一撇一捺,开始有了几分模样,那一刻,我仿佛与毛笔建立了一种奇妙的联系,感受到了指尖与毛笔、毛笔与宣纸之间那微妙的互动,一种难以言喻的喜悦涌上心头。
书法练习告一段落,我们又迎来了绘画环节,这次,我们要画的是一幅水墨画——《墨荷》,老师先在讲台上展示了一幅他自己创作的墨荷图,但见那荷叶如大伞般舒展,有的墨色浓重,似饱含着生命的激情;有的墨色浅淡,宛如轻纱笼罩,透着几分朦胧之美,荷花或含苞待放,娇羞欲语;或肆意盛开,尽显婀娜风姿,那洁白的花瓣,在墨色荷叶的映衬下,愈发显得清新脱俗,仿佛能闻到阵阵荷香从画中扑面而来,老师详细讲解了水墨画的技巧,如墨分五色,如何通过水与墨的调和来表现荷叶的层次感,如何用简洁的线条勾勒出荷花的神韵等等。
我沉浸在绘画的世界里,仿佛自己也置身于那片荷塘之中,我用浓墨描绘荷叶的厚重,用淡墨渲染荷叶的轻盈,用中锋勾勒荷花的轮廓,用侧锋表现花瓣的质感,在我的笔下,那墨荷渐渐有了生机,荷叶随风摇曳,荷花浅笑嫣然,当最后一笔落下,我长舒一口气,心中满是成就感,尽管这幅画还略显稚嫩,但它却是我用心与艺术对话的结晶,凝聚着我在这堂课上的所有感悟与收获。
不知不觉,日影西斜,那堂书画吉日课也接近了尾声,我静静地凝视着自己桌上那幅虽不完美却饱含心血的书法与绘画作品,心中感慨万千,这堂课,不仅仅是一次书画技艺的学习,更是一场与传统文化的深度对话,一次心灵的洗礼,在这一方小小的天地里,我领略到了书画艺术的博大精深,感受到了古人在笔墨间流淌的智慧与情感,那浓浓的墨香,将永远萦绕在我的心间,激励着我在艺术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前行,去追寻那片更加绚烂多彩的精神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