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千户苗寨,苗族美女的发源地 组图
西江千户苗寨作为苗族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其独特的民族服饰、银饰文化和自然景观共同塑造了“苗族美女”这一文化符号。以下结合历史背景、文...
扫一扫用手机浏览
回族传统节日以伊斯兰教信仰为核心,形成了兼具宗教仪式与民族特色的节庆体系。以下是主要节日及习俗的详述:
一、三大核心节日
1. 开斋节(尔代·菲图尔)
时间:伊斯兰教历十月一日,斋月(莱麦丹月)结束后。
习俗:
斋月封斋:成年穆斯林需在斋月期间日出至日落禁食禁饮,通过自律净化心灵。
会礼与庆典:清晨穆斯林沐浴盛装,集体前往清真寺举行会礼,诵读《古兰经》并互道“色俩目”祝福。之后游坟悼念亡者,家庭聚餐并互赠油香、馓子等传统油炸食品。
慈善捐赠:缴纳“菲图尔”钱(开斋捐),用于接济贫困者,体现互助精神。
地区特色:新疆称“肉孜节”,部分地区举办武术表演或歌舞活动,如辽宁的舞狮、甘肃的花儿演唱。
2. 古尔邦节(宰牲节)
时间:伊斯兰教历十二月十日,开斋节后70天。
习俗:
宰牲献祭:每户宰杀健康羊、牛或骆驼,肉分三份(自用、赠亲友、施舍穷人),纪念先知易卜拉欣的忠诚。
会礼与忏悔:集体礼拜后,穆斯林进行“做讨白”(忏悔仪式),反思过错并立誓改进。
社交活动:互访亲友、举办婚宴,新疆地区尤为隆重,有赛马、叼羊等民俗活动。
3. 圣纪节(圣忌节)
时间:伊斯兰教历三月十二日,纪念穆罕默德诞辰与逝世。
习俗:
宗教集会:清真寺内阿訇讲述穆罕默德生平事迹,诵读《古兰经》,强调团结与善行。
集体聚餐:穆斯林捐赠食材共同烹制“份儿饭”或宴席,经济条件较差的地区采用分餐制。
学术讲座:部分清真寺邀请学者探讨伊斯兰历史,增强仪式庄重性。
二、其他重要节日
阿术拉日:
时间:教历一月十日,纪念先知努海拯救人类。
习俗:制作杂豆粥分食,象征共渡难关。
法图麦节:
时间:教历六月十五日,纪念穆罕默德之女法图麦。
习俗:妇女主持仪式,熬粥赈济,强调女性在信仰中的地位。
登霄节:
时间:教历七月二十七日,纪念穆罕默德夜行登霄。
习俗:夜间礼拜、诵读《古兰经》。
三、节日文化特点
宗教与民俗融合:节日以《古兰经》为核心,兼具诵经、忏悔等宗教仪式与家庭团聚、美食共享等民俗活动。
强调慈善与互助:通过开斋捐、宰牲分肉等习俗,强化社区凝聚力。
饮食特色鲜明:油香、馓子、牛羊肉是节日标配,象征吉庆与分享。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地区的节庆差异(如新疆古尔邦节的盛大程度),可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