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姓的来源和得姓始祖可概括如下:
一、魏姓的主要来源
姬姓起源(主流)
魏姓主体源自周文王姬昌的后裔。西周时期,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受封于毕国(今陕西咸阳北),其孙毕万在毕国灭亡后投奔晋国,因功被晋献公赐封于魏邑(今山西芮城)。毕万后代以邑为氏,形成魏姓。公元前445年,毕万后裔魏斯建立战国七雄之一的魏国,亡国后国民以国为姓,进一步壮大了魏姓。
芈姓改姓
战国时期,楚国芈姓贵族魏冉(秦昭襄王母舅)改姓魏,其子孙延续此姓。
外姓改姓
南宋高姓学者魏了翁因过继改姓。
明代李姓官员魏校因家族原因改姓。
少数民族融入
满族、佤族、鄂伦春族等通过汉化改姓为魏,土家族、蒙古族、彝族等亦有魏姓。
二、得姓始祖:毕万
毕万是魏姓公认的得姓始祖,其身份为周文王后裔毕公高的孙子。因辅佐晋献公灭霍、耿、魏三国有功,受封魏邑,其后代以邑为氏,形成魏姓核心支系。战国时期,毕万后裔建立魏国,进一步巩固了魏姓的正统地位。
三、补充说明
隗姓起源说:少数资料提到夏商时期的隗姓魏国(今甘肃境内)灭亡后,部分遗民以国为姓,但此说法非主流。
文化影响:魏姓在历史上形成钜鹿、任城等郡望,并涌现如魏徵、魏无忌等名人。
以上内容综合了多个权威来源,涵盖魏姓的主要起源与核心历史脉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