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是怎么来的?除夕为什么要叫除夕?

小编 2025-08-10 2053 0

扫一扫用手机浏览

关于“除夕”的起源和名称由来,综合历史传说与文献记载,可归纳为以下三方面内容:

一、名称由来

“除夕”由“除”和“夕”组成:

除夕是怎么来的?除夕为什么要叫除夕?

除:意为“去除、交替”,象征辞旧迎新。

夕:指夜晚,也源自古代神话中的怪兽“夕”(或“年兽”)。先秦时期已有“逐除”习俗,即腊月击鼓驱逐疫鬼,称“大傩仪”。汉代将腊月最后一天定为“岁除日”,后演变为“除夕”。

二、起源传说

目前流传较广的两种说法:

七郎射夕说

传说古代有名为“夕”的怪兽,常在年末侵扰村庄。猎人七郎利用夕惧怕响声的特性,带领村民敲击器皿驱赶,最终以弓箭射杀夕兽。人们将腊月三十定为“除夕”,并保留守岁、放爆竹等习俗。

年兽说

另一种版本将“夕”与“年兽”合并:年兽惧怕红色、火光和响声,村民通过贴春联、燃爆竹驱赶。战胜年兽后,腊月三十被称为“除夕”,次日为“春节”。

三、文献记载与演变

先秦至汉代的驱邪仪式

《吕氏春秋》记载“击鼓逐疫疠之鬼”,《后汉书》提到腊月举行“大傩”仪式,用桃木、爆竹驱邪,此为除夕前身。

南北朝的守岁传统

西晋周处《风土志》首次明确记录“守岁”习俗:家人终夜不眠,饮酒祈福,兼具辞旧迎新、祈求长辈长寿之意。

唐代后的文化融合

唐朝起,除夕与春节逐渐分化,形成以祭祖、团圆饭、贴春联为核心的节庆体系。

四、相关习俗与寓意

核心活动:守岁(珍惜光阴)、年夜饭(团圆)、祭祖(慎终追远)、燃爆竹(驱邪迎祥)。

地域差异:北方吃饺子(“更岁交子”),南方食年糕(“年年高升”);台湾称“过年日”,注重家族叩拜仪式。

现代发展:禁放爆竹后,电子鞭炮、春晚等新形式延续传统精神。

以上内容综合了传说、文献和民俗演变,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习俗或地方特色,可参考等来源。

相关文章

羽字用在女孩名字好吗(羽的名字女孩)

属虎女孩的羽字之美——探寻独特姓名的艺术 自古以来,姓名便承载着父母对孩子的美好祝愿,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在众...

文化 2025-08-14 1423 0

梦见鞋脱落是什么意思,好不好

梦见鞋脱落的意义需结合具体情境分析,综合文化象征、心理状态及现实处境可得出以下解读: 一、核心象征意义 身份与方向...

文化 2025-08-14 2929 0

2025年下元节注意事项及卦象解读

本文将讨论2025年下元节的宜忌和卦象,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重要节日的文化内涵,并提供相关的活动建议。下元节概述下元节,又被称为...

文化 2025-08-14 3875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