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族的风俗习俗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宗教文化烙印,结合历史传统与伊斯兰教规,形成以下主要特征:
一、饮食习俗
禁忌与信仰
严格禁食猪肉、血液、自死动物及未诵经宰杀的禽畜。认为猪象征贪婪污秽,且《古兰经》明确禁食。可食用牛、羊、骆驼等反刍动物及有鳞鱼类。
饮茶文化
盖碗茶:以“三件套”(茶碗、盖、托)盛放,加入冰糖、红枣、枸杞等,讲究“一刮甜,二刮香,三刮清汤”。
罐罐茶:宁夏、甘肃等地用火塘熬煮清茶,配烤马铃薯或麦饼。
特色食品
节日制作油香、馓子、八宝饭等,宴客以全羊席著称,融合煎、炒、烩等多种烹饪技法。
二、服饰与礼仪
头饰象征
男子戴白色小帽,象征洁净;妇女戴盖头,少女用绿色,已婚用黑色,老年用白色。
现代服饰融入亮片、刺绣等时尚元素,仍保持黑、白、绿主色调。
待客礼节
待客注重“轻、稳、静、洁”——动作轻缓、环境安静、茶具洁净,茶水需分次续饮,忌一饮而尽。
三、婚丧与节庆
婚礼仪式
流程包括提亲、定茶(色俩目)、迎娶、念《尼卡哈》(证婚词),由阿訇主持宗教仪式,强调信仰一致性。
丧葬习俗
实行土葬、速葬(三日内下葬)、简葬(白布裹身,禁用棺木),净身后由阿訇主持殡礼。
重要节日
开斋节:斋月后庆祝,沐浴净身、会礼、互赠油香。
古尔邦节:宰牲献祭,分肉济贫,象征忠诚。
圣纪节:纪念穆罕默德诞辰,诵经赞圣。
四、生活习俗与禁忌
卫生习惯
注重水源清洁,饭前洗手,室内常备汤瓶壶(洗手器具)。
语言与禁忌
日常用语夹杂阿拉伯语词汇(如“色俩目”问候)。
忌用禁食物品比喻,如形容“红如猪血”。
五、文化传承
命名与抓周
婴儿出生后由阿訇起经名(如“阿里”“法蒂玛”),周岁行抓周礼,摆书籍、工具象征未来志向。
聚居特征
围清真寺而居,室内忌贴人像,装饰以山水花卉为主。
以上内容综合自多来源信息,可进一步查阅等链接获取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