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族姓氏习俗详解,回族姓氏的由来

小编 2025-08-15 2267 0

扫一扫用手机浏览

回族姓氏习俗与由来详解

一、回族姓氏的起源与发展阶段

回族姓氏的形成经历了多个历史阶段,融合了伊斯兰文化与汉文化特点:

回族姓氏习俗详解,回族姓氏的由来

唐宋至元初(起始阶段)

早期阿拉伯、波斯商人来华后多使用原名(如“撒哈八撒阿的斡葛思”),无固定姓氏,仅少数人使用汉姓。

元至明初(汉化过渡阶段)

回回人开始采用“汉姓+回回名”的组合形式,例如:

马九皋(回回名薛超吾儿,汉姓马)

金阿里(汉姓金,回回名阿里)

此阶段还出现“经名冠汉姓”的习俗,如“马速丁”“哈八石”。

明至解放前(全面汉化阶段)

明代朱元璋推行同化政策,禁止“胡姓”,迫使回族普遍采用汉姓汉名,但仍保留经名传统。例如明代海瑞、李贽等均以汉名闻名。

二、回族姓氏的主要来源

音译祖名或称号

首音节音译:如纳速拉丁后代取“纳”姓,忽辛后代取“忽”(后演变为胡、虎)。

尾音节音译:如“木八剌丁”后代取“木”或“沐”姓,“奥都喇合蛮”后代取“喇”姓。

圣名纪念:为纪念先知穆罕默德(阿拉伯语首音为[m]),大量回族取“马”姓,形成“十个回回九个马”的现象。

国名或地名

部分姓氏源自祖先故国,如“米”姓来自中亚米国,“安”姓来自安息国。

皇帝赐姓

元代赛典赤家族因功受封,其后裔分化为纳、马、撒等十三姓。

明代郑和原姓马,因功被赐“郑”姓。

职业或宗教身份

如“哈吉”(朝觐者)、“阿訇”等宗教称谓演变为姓氏。

三、回族姓氏的独特习俗

经名(回族名)传统

新生儿出生后由阿訇取经名(如易卜拉欣、法蒂玛),与汉名并行使用,体现伊斯兰信仰。

特有姓氏与避讳

独有姓氏:撒、闪、赛、妥、尕等姓氏为回族特有,汉族罕见。

避讳改姓:如明初部分家族为避祸改姓回、常等。

姓氏分布特征

西北地区多“马”“纳”“哈”姓,云南多“赛”“速”姓,体现地域差异。

四、文化融合与姓氏演变

回族姓氏既保留伊斯兰文化内核(如经名),又通过汉化形成独特体系:

同姓不同源:如“马”姓可能源自穆罕默德音译、职业(马商)或赐姓。

异姓同源:赛典赤家族分化为13个姓氏,体现家族分支的多样性。

参考资料:关于回族姓氏的更多细节,可查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