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七是什么日子,有何来历?

小编 2025-08-21 4471 0

扫一扫用手机浏览

大年初七是中国传统节日中的“人日”,又称“人胜节”“人庆节”“人七日”,其来历与习俗可概括如下:

一、神话起源

根据古代创世神话,女娲在正月初一至初六依次创造了鸡、狗、猪、羊、牛、马等动物,第七天(初七)造出人类,因此正月初七被定为“人的生日”。这一传说在汉代东方朔的《占书》中已有记载,并逐渐形成节日传统。

大年初七是什么日子,有何来历?

二、历史演变

汉代起源:人日节俗最早见于汉朝,魏晋时期开始重视,唐代成为重要节日,皇帝会赐群臣“彩缕人胜”并登高宴饮。

文化内涵:体现了对生命的尊重和祈福纳吉的愿望,强调家庭团聚与人文关怀。

三、主要习俗

饮食习俗:

七宝羹:用七种蔬菜(如芹菜、蒜、韭菜等)煮羹,寓意祛邪、长寿,各地食材因地而异(如广东用芥菜、客家用鱼肉搭配)。

吃面条:象征“缠住岁月”,祈求长寿,且初七、十七、二十七分别对应小孩、成人、老人的“长寿日”。

祈福活动:

戴人胜:用彩纸或金箔剪成人形饰品佩戴或贴于屏风,象征吉祥。

登高赋诗:文人雅士登高吟咏,唐高适诗句“人日题诗寄草堂”即源于此。

捞鱼生:南方地区围桌高呼“捞啊!发啊!”,寓意步步高升。

四、地区特色

山东:送火神驱灾、拆天地棚子结束春节仪式。

潮汕/客家:七宝羹食材组合不同,农村允许“借菜凑七”。

台湾:称“七元”,吃素面线祈福。

五、禁忌与讲究

忌远行:民间有“七不出门”之说,认为初七是“七煞日”。

忌教训孩子:因“人为尊”,官府甚至暂停刑罚。

忌针线活:谚语称“人日做针线,专扎婆婆眼”。

总结来看,大年初七以“敬人”为核心,融合神话、历史与民俗,既有对生命起源的纪念,也蕴含对平安健康、家庭和睦的祈愿。更多细节可参考相关民俗研究。

相关文章

红字搭配取名(名字红字配什么字最好)

红字映辉,搭配何字更显韵味?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文字不仅仅是交流的工具,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审美情趣。当我们谈论到“红字”...

文化 2025-08-21 2873 0

女的取什么名字好听

 给女孩子起名是要注意结合女性的柔美,温和气质来起名的,下面一起来看看女的取什么名字好听的吧! 女的取什么名字好听...

文化 2025-08-21 1636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