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和白露是秋季的两个重要节气,两者的区别及寒露之后的节气信息如下:
一、寒露过后的节气:霜降
寒露之后是霜降,为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也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八个节气。
时间:每年公历10月22-24日,太阳到达黄经210°时。
气候特点:气温骤降,昼夜温差大,北方可能出现初霜,南方秋燥明显。
养生建议:注意保暖、防秋燥,可食用梨、萝卜等润肺食物。
二、寒露与白露的区别
1. 时间不同
白露:9月7-9日(太阳黄经165°),为秋季第三个节气。
寒露:10月7-9日(太阳黄经195°),为秋季第五个节气。
2. 气候差异
白露:标志夏秋过渡,昼夜温差增大,天气转凉,清晨可见露水凝结。
寒露:气温进一步下降,露水更冷接近结霜,北方进入深秋或初冬,南方秋意渐浓。
3. 物候特征
白露三候:鸿雁南飞(一候)、燕子归去(二候)、鸟类储粮(三候)。
寒露三候:最后一批鸿雁南迁(一候)、雀鸟消失蛤蜊增多(二候)、菊花盛开(三候)。
4. 节气位置
白露:二十四节气中第十五个节气,秋老虎结束的标志。
寒露:二十四节气中第十七个节气,深秋的开始。
5. 习俗与养生
白露:饮白露茶、酿米酒,注重防凉护体(如“白露身不露”)。
寒露:赏菊、吃柿子、登高,强调足部保暖(如“寒露脚不露”)。
总结
寒露和白露均以“露”为名,但寒露气温更低,更接近冬季;白露则是夏秋过渡的标志。寒露后的霜降标志着秋季结束,需注意防寒润燥。更多细节可参考相关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