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春分?
春分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四个节气,每年公历3月20日或21日交节,太阳到达黄经0度,此时昼夜平分,各为12小时。春分在天文学上有重要意义,标志着太阳直射赤道,南北半球昼夜等长,此后北半球昼渐长、夜渐短。此外,春分也平分了春季(立春至立夏),是春季的中分点。
气候上,春分后我国大部分地区进入温和多雨的春季,越冬作物开始生长,民间有“春分麦起身,一刻值千金”的农谚。
二、春分的传统习俗
竖蛋
“春分到,蛋儿俏”,春分竖蛋是流传4000多年的传统游戏。传说因地球引力平衡,鸡蛋更易竖立,实则需耐心寻找重心。这一习俗已发展为全球流行的趣味活动。
春祭
春分是扫墓祭祖的“春祭”开端,尤以客家地区为盛。仪式包括杀猪宰羊、鼓乐吹奏、诵读祭文等,全族共同祭拜开基祖和远祖。
吃春菜
“春菜”指野苋菜(春碧蒿),采后与鱼片煮成“春汤”,寓意“洗涤肝肠,阖家平安”。广东江门等地至今保留此俗。
送春牛图
民间艺人挨家挨户赠送印有农历节气的“春牛图”,并即兴说唱吉祥话,祈愿农事顺利。
放风筝
春分是放风筝的最佳时节,传统风筝样式如王字、鲢鱼、雷公虫等,兼具竞技与娱乐性,老少皆宜。
粘雀子嘴
用无馅汤圆插在竹签上置于田间,象征“粘住雀鸟嘴巴”,保护庄稼免受啄食。
饮食习俗
太阳糕:老北京祭日神的方形米糕,寓意“步步高升”。
驴打滚:以黄豆面裹红豆沙的北方点心,春分食用祈福避邪。
祭日与踏青
周代起帝王于春分祭日,民间则视春分为踏青开端,郊游赏春,感受自然生机。
三、其他相关习俗
犒劳耕牛:江南地区喂耕牛糯米团,感谢其劳作。
酿酒:部分地区在春分日酿酒,称“春分酒”,因气候适宜发酵。
春分习俗融合自然崇拜、农事祈福与生活趣味,体现了古人对自然规律的敬畏与顺应。更多细节可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