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正月二十九是福州及周边地区的传统节日——拗九节(又称孝顺节),其核心在于弘扬孝道与家庭和睦。以下是主要习俗和过节方式:
一、饮食习俗:传递孝心
煮食拗九粥
食材:以糯米为主,搭配红枣、花生、桂圆、红糖、荸荠、莲子、芝麻等食材。
寓意:象征五谷丰登、甜蜜幸福,寄托对长辈健康长寿的祈愿。
做法:需提前浸泡糯米和豆类,慢火熬煮至粘稠,最后加入红糖调味。
敬献太平面
食材:细长的线面搭配鸡汤或高汤,加两个鸭蛋(福州方言“鸭蛋”谐音“压乱”,寓意平安)。
对象:年龄逢“九”或九的倍数者(如9岁、18岁等),称为“过九”,祈求消灾避祸。
二、传统活动:传承文化
送粥表孝心
出嫁的女儿需送拗九粥回娘家,同时携带猪蹄、鸡蛋等礼物孝敬父母。
社区或公益组织会向老人免费分发拗九粥,弘扬敬老传统。
祭祖与祈福
用拗九粥祭祀祖先,表达追思;家庭大扫除(“送穷鬼”),清理旧物以迎财神。
陪伴长辈
子女为父母泡脚、聊天,或举办“孝顺宴”,如千人聚餐、闽剧表演等,体现亲情关怀。
三、禁忌与讲究
忌争吵远行:避免与家人争执或远行,以求家庭和睦、平安顺遂。
忌衣冠不整:丢弃破旧衣物(“送穷衣”),保持整洁以远离“穷气”。
四、节日意义
拗九节于2025年被列入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其核心是弘扬孝道文化,促进家庭与社会和谐。现代活动中,学校、社区常组织志愿者服务老人,将传统习俗与公益结合,延续文化生命力。
如需更详细习俗或食谱步骤,可参考来源等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