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姓是怎么来的?家谱文献

小编 2025-08-21 2071 0

扫一扫用手机浏览

仲姓的起源和家谱文献可综合历史文献与研究成果整理如下:

一、仲姓的起源

仲姓的起源多元,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支系:

仲姓是怎么来的?家谱文献

高辛氏后裔

黄帝曾孙帝喾(号高辛氏)属下有“八元”贤臣,其中仲堪、仲熊兄弟的后代以“仲”为姓,成为仲姓最古老的来源之一。

任姓分支

商朝开国君主汤的佐相仲虺(任姓,奚仲后裔)的子孙以先祖名号为氏,周朝樊侯仲山甫即其后代。

姬姓分支

郑国祭仲:春秋郑国权臣祭仲的后裔以先祖名为氏。

鲁国庆父:鲁国公子庆父(字共仲)的后代因避仇改姓仲氏。

卫国仲由:孔子弟子仲由(子路)的子孙以先祖名号为姓。

鲁国彭生:公子叔牙之孙彭生,其支系简化“叔仲氏”为仲姓。

子姓分支

宋庄公之子皇野(字子仲)的后代以“仲”为姓,形成另一支系。

二、家谱文献

仲姓家谱文献丰富,记录了家族历史与文化传承:

《仲氏族谱》

1986年在山东梁山发现,后由仲崇义等人整理,成为研究仲姓世系的核心文献。该谱内容涵盖仲氏自春秋至现代的世系衍变,被多家媒体报道。

《仲里新志》

在明代《仲里志》基础上编纂,包含仲子生平、思想、文化遗产及后世评介,共十卷45万字,附有大量图片和考证。

地方支谱

江苏宝应《仲氏家乘》、湖北黄安《仲氏宗谱》等,记录了不同分支的迁徙与世系。

山东莱阳《仲氏支谱》和江苏赣榆支谱等,体现了地方家族的特色。

其他文献

明代《仲氏家训》(仲于陛著)强调家族道德规范,现存于山东莱阳。

现代数字化家谱数据库的建立,推动家谱文化的保存与传播。

三、文化意义

仲姓家谱不仅是家族历史的载体,也反映了中国传统宗族制度和文化认同。例如,江苏、山东等地的仲姓家族至今保留祭祖、修谱的传统,并通过族规家训传承孝悌、重教等价值观。此外,《仲里新志》等文献的编纂,被视为抢救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举措。

若需更详细的家谱名录或地域分布,可参考《仲氏宗谱》《宛陵支脉兰州仲氏敬修堂宗谱稿》等文献。

相关文章

2025年迁葬破土吉日 2025年迁坟安葬吉日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选择一个吉日进行迁葬和破土非常重要。人们普遍相信,这些良辰可以为逝者带来安息,同时也能为活下来的人带来福气。本文...

文化 2025-08-24 730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