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藏族的传统婚俗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其核心流程可归纳为四大程序,结合文献资料整理如下:
一、说媒(喝媒酒)
提亲方式:男方选中意中人后,由父母请男性媒人携带蜜酒一壶,黄昏时到女方家提亲。女方父母征求女儿意见后,若同意则饮下蜜酒,反之则退回。
象征意义:蜜酒象征甜蜜姻缘,饮酒即表示初步认可婚约。
二、定亲(喝知酒)
仪式流程:男方择吉日,由亲属长辈、叔叔及当事人共三人带两壶酒、猪头再次拜访女方家,商定公开婚约的“知酒”时间。男方需向女方祖先牌位及亲属磕头认亲,确立婚约。
公开确认:喝知酒后,婚约正式公开,双方不得随意更改。
三、定婚期
占卜择日:由苯教法师(本波)根据生辰占算吉日,并通知女方。男方四人前往女方家途中,村民会撒柴灰并默念“白头到老”,场面热烈且充满考验。
文化内涵:撒灰象征驱邪祈福,四人需“冲破重围”抵达女方家,寓意婚姻需历经考验方能圆满。
四、婚礼
时间与流程:婚礼多在腊月至正月农闲期举行,持续三天三夜。首日男方派已婚男女接亲,新娘由弟弟牵马,12-15名“新客”护送。村口设祭坛,用五谷斗、香烛、接路酒迎接,鸣土炮三声示吉。
核心仪式:
祭祀与敬酒:新娘入村后,向天神、地神、祖先神弹酒祈福,新郎家设宴招待。
赠礼与祝福:男方娘舅赠火枪或刀,姑姑赠镶鱼骨牌裹肚,姐妹赠绣花鞋腰带,象征对新生活的支持。
对歌与驱邪:连续三夜对歌,第三晚由持金刚橛的长者为新人绕头祈福,驱除灾祸。
交亲仪式:新人向祖先、新客及媒人磕头,新郎父母坐门槛“守财”,完成身份转换。
其他特色婚俗
族内婚制:传统上严格实行族内婚,同姓不婚,重视辈分但允许“认配不认辈”。
婚后规范:婚后多分家立户,严守妇道,离婚率极低,丧偶者守孝三年后可再婚。
如需更详细的地方习俗(如撒灰、对歌等),可进一步查阅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