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七是人日,什么叫做人日节

小编 2025-08-20 2739 0

扫一扫用手机浏览

关于“大年初七是人日节”的由来与习俗,综合传统文献与民俗研究,可总结如下:

一、起源与传说

女娲造人神话

大年初七是人日,什么叫做人日节

据汉代文献记载,女娲创世时前六日依次造出鸡、狗、猪、羊、牛、马,第七日(正月初七)造人,故称“人日”,象征人类诞辰。这一传说赋予人日节“以人为本”的文化内核,体现对生命的尊崇。

占卜与自然崇拜

汉代《占书》将正月初七定为“人日”,以当日天气占卜全年运势:晴朗预示人寿年丰,阴雨则可能多灾。

二、传统习俗

饮食习俗

七宝羹:用七种蔬菜(如芹菜、蒜、葱等)煮羹,寓意吉祥(如芹菜兆聪明、芥菜兆长寿),南方地区尤为盛行。

长寿面:北方多以面条缠住“岁月双腿”,象征健康长寿,部分地区分初七(小孩)、十七(成人)、廿七(老人)吃面。

捞鱼生:广东、东南亚华人圈流行围桌“捞鱼生”,边捞边喊“捞啊发啊”,祈求步步高升。

装饰与祈福

戴人胜:晋代起用彩纸或金箔剪成人形戴于发髻,或贴于屏风,称“人胜”,寓意驱邪纳吉。

登高赋诗:唐代盛行登高祈福,文人雅士借此吟诗抒怀,如高适《人日寄杜二拾遗》即为此作。

特殊活动

送火神:北方部分地区焚烧秸秆扎制的火把,徒步送至村外,祈求远离灾祸。

称体重:关注健康,称重时祈愿新年顺遂。

三、禁忌与民俗心理

忌训诫与冲突

传统认为人日应尊重生命,官府不处决犯人,家长不打骂孩童,忌争吵以保家庭和睦。

忌远行与劳作

部分地区视人日为“七煞日”,避免出远门;妇女忌做针线,称“忌针日”。

忌理发

正月理发被认为“损舅舅”,人日尤甚,延续“正月不剃头”的旧俗。

四、文化意义与现代传承

历史地位

人日节自汉代已有记载,唐代达到鼎盛,皇帝赐群臣彩胜并设宴登高。宋代后逐渐淡化,但部分习俗延续至今。

地域特色

成都“人日游草堂”:纪念杜甫与高适的友谊,吟诗赏梅成独特民俗。

潮汕“补天穿”:以年糕祭天,象征修补女娲补天传说。

现代价值

人日节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家庭伦理关怀,当代可通过家庭聚会、文化体验活动传承,如制作人胜手工艺品、组织诗歌朗诵等。

以上内容综合了历史传说、民俗活动及文化内涵,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地区的差异或古籍记载,可参考等来源。

相关文章

蒙古传统节日文化

 有关于蒙古族的传统文化是怎么样的呢?蒙古族的传统节目有什么特点呢?现在祥安阁为您介绍蒙古传统节日文化的相关文章。 蒙古传...

文化 2025-08-21 2934 0

铭字取什么名字好听(用铭取名字)

有铭字取名的艺术与智慧 在我国,名字不仅仅是一个标识身份的符号,更是承载着父母对孩子的期望与祝福。而“铭”字,作为我国传统文化...

文化 2025-08-21 3255 0

中国姓氏地图 阮

中国姓氏地图:阮姓的起源与分布在中国的悠久历史中,姓氏文化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每个姓氏背后都有其独特的起源、故事与文化背景。阮姓...

文化 2025-08-21 255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