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十二时辰对照表及查询要点整理,结合古代计时逻辑与现代时间划分方式:
一、基础对照表
时辰现代时间范围别称/描述对应生肖
子时23:00-00:59夜半、子夜(深夜万物休憩,鼠类活跃)鼠
丑时01:00-02:59鸡鸣、荒鸡(牛反刍消化,农村鸡鸣报晓)牛
寅时03:00-04:59平旦、黎明(昼夜交替,虎类捕食高峰)虎
卯时05:00-06:59日出、破晓(太阳初升,兔类出巢活动)兔
辰时07:00-08:59食时(古人早餐时间,传说群龙行雨)龙
巳时09:00-10:59隅中(临近正午,蛇类隐蔽草丛)蛇
午时11:00-12:59日中、正午(阳气最盛,马匹站立休息)马
未时13:00-14:59日昳(太阳西斜,羊群进食)羊
申时15:00-16:59哺时(夕食时段,猿猴啼叫)猴
酉时17:00-18:59日入(太阳落山,鸡归巢)鸡
戌时19:00-20:59黄昏(天将黑未黑,犬类守夜)狗
亥时21:00-22:59人定(夜深人静,猪酣睡)猪
二、核心知识点
时间划分逻辑
十二时辰源于古人观察太阳运行与动物活动规律,每时辰对应2小时。唐代后调整了部分时辰的起止时间(如子时从0点改为23点),但现代统一采用唐代后的划分标准。
五行与时辰关系
水:子时(23-1点)、亥时(21-23点)
木:寅时(3-5点)、卯时(5-7点)
火:巳时(9-11点)、午时(11-13点)
金:申时(15-17点)、酉时(17-19点)
土:丑时(1-3点)、辰时(7-9点)、未时(13-15点)、戌时(19-21点)。
时辰发音与书写
子(zǐ)、丑(chǒu)、寅(yín)、卯(mǎo)、辰(chén)、巳(sì)、午(wǔ)、未(wèi)、申(shēn)、酉(yǒu)、戌(xū)、亥(hài)。
三、查询工具与口诀
在线查询:可访问 实时查看当前时辰。
记忆口诀:
夜半子,鸡鸣丑,平旦寅,日出卯,食时辰,隅中巳,日中午,日跌未,哺时申,日入酉,黄昏戌,人定亥。
四、注意事项
生辰八字计算需结合出生年、月、日、时的天干地支,建议通过专业排盘工具(如 )获取精确结果。
唐代前后时辰划分差异不影响现代使用,建议统一采用唐代后标准。
如需完整资料(如时辰与五脏对应关系、古代更鼓制度等),可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