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姓的来源及得姓始祖如下:
一、来源与来历
源自黄帝臣子於则
据《世本》记载,黄帝时期有一位名为於则的臣子,他发明了用麻编织的鞋子,结束了古人赤足的历史,因功被封于“於”(今河南内乡)。其后代以封地为氏,形成於姓,这是於姓最主要的起源。
西周官职“於官”演变
西周设有官职“於官”(又称囿人),负责宫廷内畜禽饲养,其后代以官职称谓为氏,形成於姓。
地名演变
春秋时期齐国境内有地名“於丘”(今山东潍坊南部),居此地者以邑名为氏,称於丘氏,后简化为於姓。
少数民族改姓
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时,鲜卑族万忸于氏恢复汉姓“於”。
明朝赐元人巴延达哩姓“於”,清代部分满洲八旗姓氏(如乌雅氏)也改姓於。
二、得姓始祖
於则被普遍认为是於姓的得姓始祖。他因功受封於地,其后裔以封地为氏,形成於姓。
三、郡望与堂号
郡望:广陵郡(今江苏江都)、京兆郡(今陕西西安)、黎阳郡(今河南浚县)。
堂号:以“救民堂”最著名,源于明代於仲宽保护百姓的事迹。
四、迁徙与分布
於姓早期主要在河南繁衍,秦汉时期逐渐向山东、山西等地扩散。南北朝时,部分因战乱南迁至江南地区。近代广泛分布于江浙、两广及海外。
以上内容综合自多个历史记载与姓氏研究,如需更详细资料可参考相关文献或族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