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头七是中国传统丧葬习俗中重要的祭祀环节,以下是具体步骤与规矩的整理:
一、烧头七的步骤
摆供品,画圆弧
在坟前摆放供品(如米饭、米粉、韭菜、豆干、肉丸等),点燃香烛。
用工具在坟前画一个圆弧形,缺口对准坟头,所有祭品需在圆弧内焚烧,人不可踏入圈内。
为“小人儿”(孤魂野鬼)准备的供品需单独放在圆弧外左侧。
焚烧祭品,念嘱语
边烧纸钱、元宝等祭品,边念叨对逝者的嘱咐,例如:“(称呼),今天是你的头七,拿好钱,在那边别不舍得花……”并提醒后续祭祀时间(如二七、三七)。
祭奠周边“围观者”
在坟墓的四个方向分别烧几张纸钱,作为给其他孤魂野鬼的“零用钱”,避免其抢夺祭品。
处理贡品与收尾
纸钱快烧完时,将供品全部倒入火中焚烧。待火熄灭后,用酒瓶中的浆水沿圆弧缺口浇地(称“浇点”),最后行跪拜礼,女儿需哭坟。
二、烧头七的规矩
祭祀时间与次数
传统需烧满七次(头七至七七),但现代多简化为四次(头七、三七、五七、七七),只烧单数(称“烧大七”)。
主祭人分配
头七、七七:由儿子主办,象征“有头有尾”。
五七:由外嫁女儿负责费用,若无女儿则由侄女、侄孙女代劳。
三七:由儿媳主办,外甥、侄女参与。
供品要求
需准备“五味碗”或“十二道碗”,包括米饭、米粉、韭菜(象征长久)、豆干(象征官运)、肉丸(象征中状元)等,另需果品、红圆(象征团圆)、发粿等。
避免供奉牛肉、马肉,因牛头马面是护送亡魂的鬼差,犯忌会冲撞。
禁忌事项
头七当天,逝者魂魄可能返家,家属需回避(如睡觉或躲被窝),避免亡魂挂念影响投胎。
女性若未出嫁或处于“月子”期间,需避开祭祀,以防冲撞。
三、其他注意事项
时间选择:头七一般从逝者死亡当天计算,祭祀多在子时(23:00-1:00)进行。
地域差异:北方部分地区头七与“三天圆坟”合并,南方更重视头七单独祭祀。
如需更详细的地域习俗或完整流程,可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