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的来源是什么 三候是什么
寒露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之一,指的是气温开始变冷,露水凝结成露珠的时候。寒露的来源主要是由于地球绕太阳公转,地球自转引起的季节变化。在寒露这一节气中,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开始进入秋季,气温逐渐下降,露水凝结成露珠,这就是寒露的来源。

而寒露的三候是指“鸿雁来宾”,“雀入大水为蛤”,“菊有黄华”。这三候是以自然界的变化为中心,反映了寒露时节的气候特点和农事活动。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这三候。
鸿雁来宾
在寒露这个时节,气温开始降低,北方的鸿雁开始从北方迁徙至南方。鸿雁是候鸟,每年秋天都会从北方飞往南方过冬。寒露时节,正是鸿雁南飞的时候,所以古人将“鸿雁来宾”作为寒露的第一个候。这也标志着寒冷的季节即将到来,人们需要开始做好御寒的准备。
雀入大水为蛤
在寒露时节,气温逐渐降低,陆地上的小鸟开始往南方迁徙,而水中的生物也开始有所变化。据古书记载,寒露时节,雀鸟会入大水为蛤。这是因为气温下降,陆地上的食物变少,雀鸟们就会到水中觅食。而水中的蛤蜊也开始活跃起来,成为了雀鸟的食物。这一现象也反映了寒露时节的气候特点,同时也提醒人们要注意保暖,预防感冒。

菊有黄华
寒露时节,正是菊花盛开的季节。古人云:“寒露菊花黄,处处布艳阳。”这句话形象地描绘了寒露时节的菊花景象。菊花是秋天的花,而在寒露时节,菊花已经盛开,花朵呈现出金黄色,给人一种清新、明亮的感觉。这也反映了寒露时节的气候特点,气温凉爽,适宜花草生长。菊花也象征着坚贞和忠诚,人们在寒露时节也会赏菊、插菊,以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通过了解寒露的来源和三候,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个节气所蕴含的丰富意义。寒露时节,正是秋意渐浓,秋高气爽的时候,人们可以在这个时节里享受大自然的馈赠,感受生命的美好。也要注意御寒保暖,预防感冒,过一个健康愉快的秋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