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同性恋的真相

小编 2025-04-25 98 0

扫一扫用手机浏览



  屈原在年轻是时候也是美男子一个,对于屈原是同性恋的说法,是在1944年,古典文学专家的孙次舟教授所提出来的,而这个说法一提出来,也是在当时是遭到了学界的围攻,而孙次舟也是一直坚持到自己的观点,另外,脸作家朱自清也是认同了孙次舟的观点,认为屈原是个同性恋,而你们认为呢,一起来看看屈原同性恋的真相到底如何吧。

  为什么说屈原是同性恋

  他们所言“屈原是同性恋者”的理由,来自六十多年前民国学界关于屈原的一次学术讨论。1944年,古典文学专家孙次舟教授在《中央日报》发表文章《屈原是文学弄臣的发疑》,指出“屈原为同性恋者”,引起当时学术界一片哗然,并遭到多人质疑。孙次舟随后又撰文《屈原讨论的最后申辩》,坚持自己的观点。

  当时,作家朱自清非常认同孙次舟的观点,并请出著名诗人、楚辞专家闻一多教授参与讨论。闻一多于次年在《中原》杂志发表《屈原问题》,文中肯定了孙次舟对屈原的发疑是楚辞研究的重大发现,“孙次舟以屈原为弄臣,是完全正确地指出了一桩历史事实”。闻一多还进一步阐明了“断袖”说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意义:在科举尚未施行的战国时代,文学家没有独立的社会地位和生存条件,他们只有依附于当时的国君与贵族才能生存,即成为“文学弄臣”。

  当时各国间战事频繁,“忠君”远非时尚,“朝侍楚君,暮为秦僚”并不会招致非难,即使象提出“忠”与“孝”的孔子本人也频繁地周游列国,并不因不能专事鲁君而自愧。再说战国时代盛行崇尚男风,人们并不以此为惭,所以屈原在诗歌中自称“美人”,对自己的仪表多有夸耀,在诗句中对同性爱情作大胆表白,并不出奇。

  从文学“基情”到“腐文化”的华丽转身。

  历史上的屈原是真的同性恋吗

  古典文学专家孙次舟发表论文,指出屈原是同性恋者,当时遭到学界围攻。

屈原同性恋的真相

  后来不止孙闻两位,许多大人物老师,都通过考证证实了屈原的同志身份。

  说他的投江乃是因为政治理想不被昏君接受并遭人陷害所致。其实这种解释似嫌牵强。屈原时代,仁人志士就跟今天的职业经理人一样,“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楚王不理,大可投奔秦王去,犯不上寻死觅活的。

  屈原老师自己也很公开。那篇经典情诗《少司命》据说就是献给他所爱恋的楚怀王的,“满堂兮美人,忽独与余兮目成。”这句“千古情语之祖”,壮怀激烈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屈原得到同志爱的喜悦之情。

  现在看来,应该说,屈原是个“爱君爱国”的诗人,比较恰当。屈原跟靳尚之间的争斗,或是情敌之争。 所以说屈原投江是个可以媲美泰坦尼克的爱情故事?

  屈原真的是同性恋么

  屈原和楚王是否有断袖之好,从民国开始就被人们争相议论。毕竟屈原早期受到楚王的厚恩器重,后期被数次流放时,放浪形骸,终日水边唱诗,诗歌内容大多缠绵悱恻,这让人不得不往同性方面想。

  支持方认为战国时期,各国之间终年厮杀,今日是你的城池,明天已经成为别人的领地,所以百姓对国家的认同感很弱,忠君爱国的思想很难生根发芽。譬如孔子,一直持有忠君的观点,可是他还是经常周游各国,对本国国君并没有表现出强烈的爱戴之情。由此可见,忠君在战国诸强纷争的年代,是很小众,很难实现的。

  还有在那个年代,社会风气并没有人们想象的封闭滞涩,反而十分奔放。龙阳男风不论是在民间还是在朝堂之上都十分风靡,人们并没有觉得这种喜好有多么难以启齿。不少诸侯世家都养有男宠,终日出双入对,耳鬓厮磨,卿卿我我,蔚成风气。

屈原同性恋的真相

  除此之外,屈原诗歌瑰丽缠绵,常常称呼自己为美人,并认为自己面容姣好。一举一动,一颦一笑,仿佛一只顾影自怜的白天鹅,不得不让人心底温柔丛生。拥有这般细腻情愫的人肯定不愿意被心上人冷落的吧?

  或许在第一次被流放时,屈原已经心碎无比,但是心还未死,他依然时时怀念着楚地。在第二次被冷落流放时,他一定已经彻底心凉,自己的话在楚王心里已经没有任何份量,如此下去,何必苟活?

  当然,屈原之死究竟是殉国还是殉情,这之间的争论永远没有休止。是否是同性恋也无从细考,就留给人们猜测吧。

  屈原被怀王流放以后,心中的烦苦无人能替他来排解。因而写了这篇上等佳作。

  《天问》的奇特在于写作的构思上,他问的不是生活琐事,儿女情长或前途命运。问的是上古传说里的未解之谜中的一些让人费解的奇怪的事,主要分为两类事:第一类问的是和自然界相关的问题。比如这个世界是怎么来的?为什么白天有太阳的时候天就是亮的,晚上出现月亮的时候天就黑了?这世界的本来面目究竟是什么样的?诸如此类的和天文地理相关的问题屈原还问了很多。

  第二类问的则是和传说相关的一些问题,诗人通过问和民间传说相关的问题来借此抒发自己的感情。尤其是针对鲧禹的传说上,诗人认为他的死不是因为像儒家说的那样因为治水失败而死,而是因为被帝王怀疑和猜忌而死,其实诗人在心底未必真的不认同儒家的说法,而是想借此表达自己现在的境遇和对政治的失望。

  古代文人在政治上遇挫后,往往会在写作或是文化文学方面有更高的造诣。正所谓“此事古难全”,而失去的不一定就是糟糕的,也许会为你打开另一个世界的通道。

相关文章

易经乾卦解说自强不息的精神

 乾卦是六爻纯阳的卦,在六十四卦的层次上,代表阳之极。因此,它具备所有前面《两仪相同象》中所说的“阳”的所有基本属性,也具备八...

文化 2025-05-03 814 0

满族的宗教信仰是什么

 满族的宗教信仰有萨满教、佛教、喇嘛教。满族的宗教与他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呢?满族信什么教呢?下面是有关满族的宗教信仰是什么的相...

文化 2025-05-03 729 0

水晶保养和护理

 把水晶放于天然水晶簇上或水晶洞内,可以达到到相当棒的净化效果。晶洞或晶簇所散发出来的振动能量(持续且稳定),可以有效的清除水...

文化 2025-05-03 803 0

对联大全带横批

 祥安阁网为大家收集了下关于对联大全带横批的资料,有需要并且对此感到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来参考下的喔! 对联大全带横批 一...

文化 2025-05-03 270 0

戏台对联大全

 戏台楹联从多方面展示了戏曲的文化,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内涵。那么你知道关于戏台对联是有哪些吗?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以下文章吧! ...

文化 2025-05-03 1615 0

易经风水太极晕

 在易经风水学中,风水宝穴藏风生气,一穴一太极,好的风水宝穴能看出太极晕。 易经风水太极晕 易经风水太极晕 太极...

文化 2025-05-03 843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