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回门风俗有哪些

小编 2025-04-25 38 0

扫一扫用手机浏览



  结婚回门是我国的婚嫁习俗上必要的,要跟自己的老公回娘家,所以称之为“回门”。这是必不可少的风俗礼节。下面就介绍给 大家知道结婚回门风俗是有哪些。

  结婚回门风俗有哪些

  结婚风俗之回门

  此为婚事的最后一项仪式,有女儿不忘父母养育之恩赐,女婿感谢岳父母及新婚夫妇恩爱和美等意义。

  女家皆设宴款待,新女婿入席上座,由女族尊长陪饮。新婚夫妇或当日返回,或留住数日,若留住时,则不同宿一室。

  一般来说,新娘家老人心里非常重视三天回门,因此新郎事先无论是从思想上还是在礼品上都要有所准备,争取给岳父岳母留下愉快的好印象。礼品事先备齐,买新娘家老人喜欢的礼品,礼品一般有四件。回门一般在上午九、十点钟动身。新郎新娘应参加婚礼那样认真修饰、打扮,保持婚礼上那漂亮、俊美的形象。

  回到娘家,新郎、新娘首先要问候老人。这时,新郎就应改口,跟新娘一样称岳父母为爸爸、妈妈,要叫得自然、亲切,对待亲友和邻居也应表现出亲切热忱,彬彬有礼,见人先打招呼,以礼相待。就餐时,新娘要陪同新郎,一一向父母、亲友和邻里敬酒,感谢大家对自己新婚的村官的互动交流平台祝福。

  在渭北地区,回门中最经典的节目就是“耍女婿”。这一天,女方本族长辈都会被邀请到家里来,专门支锅搭灶大宴女婿。作为中心人物的新女婿不但要会应付盘问,还要口齿伶俐殷勤周到,招呼好每一个前来陪他的族人。

结婚回门风俗有哪些

  回门当天吃的食物很讲究,包子至少要五样之多,而且包子的大小宛如核桃那么小,大了人家会笑话主人家的女人锅灶手艺不佳。耍女婿的花样便被包在包子里。

  一碟包子上席了,陪同的人热情的招呼女婿吃。新女婿比较害羞,顾不得挑拣随手抓起一个包子就往嘴里塞,做饭的女人们站在房门外听动静。再看新女婿,那么精致的包子在他嘴里如同嚼蜡,有的还会大汗淋漓呢。那些调皮的嫂嫂们这时会挤进房间看热闹。包子总算吃下了,新女婿却让包子折磨的脸色大变。原来呀,那些小巧的包子里不是包有盐就是包上整个一包子辣子面,还有好多样调味品混合做的馅,自然是难吃异常了。新娘在门外看着自己的新郎被嫂子们折磨,心疼也没办法。

  结婚回门风俗习惯

  回门前的准备

  礼品事先备齐,买新娘家老人喜欢的礼品,礼品一般有四件。回门一般在上午九、十点钟动身。新郎新娘应参加婚宴婚礼那样认真修饰、打扮,保持婚礼上那漂亮、俊美的形象。

   回门时的做法

  回到娘家,新郎、新娘首先要问候老人。这时,新郎就应改口,跟新娘一样称岳父母为爸爸、妈妈,要叫得自然、亲切,对待亲友和邻居也应表现出亲切热忱,彬彬有礼,见人先打招呼,以礼相待。就餐时,新娘要陪着新郎,一一向父母、亲友和邻里敬酒,感谢大家对自己新婚的祝福。饭后,不要急于回家,应再陪父母聊一会儿,听听他们的教诲,然后再告辞回家。并应主动邀请二位老人和兄弟姐妹到自己家里做客,也可邀请亲友、邻里,这样一来比在婚宴酒店显得亲近多了。

  回门的时间

  新娘回门,一般为婚后第三天,新郎也同去岳家认亲。回门时有的仍坐轿子,有的改为骑马。进娘家门时,还要跳火避邪。

结婚回门风俗有哪些

   回门的由来

  汉民族风俗。即成婚后三、六、七、九、十日或满月,女婿携礼品,随新娘返回娘家,拜谒妻子的父母及亲属。自亲迎始的成婿之礼,至此完成。此俗起于上古,泛称“归宁”,为婚后回家探视父母之意。

  不同地域间回门的差异

  后世各地名称不一,宋代称“拜门”,清代北方称“双回门”南方称“会亲”,河北某些地区称“唤姑爷”,杭州称“回郎”。近代通常在婚庆酒店婚后第三天,又称“三朝回门”。此为婚事的最后一项仪式,有女儿不忘父母养育之恩赐,女婿感谢岳父母及新婚夫妇恩爱和美等意义,一般,女家皆设宴款待,新女婿入席上座,由女族尊长陪饮。新婚夫妇或当日返回,或留住数日,若留住时,则不同宿一室。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娶妇》:“婿往参妇家,谓之拜门。有力能趣办,次日即往,谓之复面拜门。不然三日、七日皆可,赏贺亦如女家之礼。”宋吴自牧《梦粱录·嫁娶》:“三日,女家送冠花、彩段、鹅蛋,以金银缸儿盛油蜜,顿于盘中......并以茶饼鹅羊果物等合送去婿家,谓之‘送三朝礼’也。其两新人于三日或七朝、九日,往女家行拜门记,女亲家广设华宴,款待新婿,名曰会郎。”《再生缘》第七五回:“迅速光阴无几日,姑娘满月要回门。”钟毓龙《说杭州.婚姻.回郎》:“女家邀请亲之喜帖曰:某月某日小女于归,小婿即日庭谒。此即所友谓庭谒也。也名回郎。有单回郎与双回郎、灯彩回郎与不用灯彩之分......双回郎者,新娘亦去。” 回门即女儿偕女婿回女家认门拜亲。回门的时间各地不一,古时是结婚第三日、第六日或七、八、九日,也有满月回门省亲的。春秋时期就有回门之俗,后代沿袭至今。由于“回门”是新婚夫妇一块回门,故称“双回门”,取成双成对的吉祥意。回门时,旧俗规定新娘走在前面,返回男家时,新郎走在前面,因为这次回门是女儿新嫁后第一次回娘家,有的又称“走头趟”。在“双回门”后,一般不准在岳家过宿,必须当日返回男家,因为旧时有新婚一个月内不空房的风俗。

  看看回门习俗是怎样的

  “回门”,即新婚夫妇双双回女方家省亲的习俗,也流行于山西各地,只是时间不一,有在婚后第二天的,有在婚后第三天的,也有在婚后第六、七、九、十以至十二天的,因地而异。平鲁一带,婚后第二天,新婚夫妇即随送亲的回女家住一两天,称为“回亲”。武汉婚庆公司

  襄汾一带也是婚后第二天回门,不过当天新婚夫妇还要一同再回到男家,称为“打来回”。广灵一带,婚后第三天女家派车马迎请新婚夫妇回门,新郎在女家除拜见女方父母外,还要拜见女方亲友,一直住够九天才回来,称为“合堂”。榆次一带,婚后第三天女婿要带上礼物同媳妇一块去女家,称为“谢婚”。在安泽等地,女家则在第三天,或第六天、第九天请新婚夫妇回门。吕梁山区的永和一带,女家有在婚后第七天接新婚夫妇回门的,名为“对七儿”;有在婚后第九天的,名为“对九儿”。闻喜、翼城等地,都是婚后第十天由娘家把女儿、女婿接回,连住十天再返回婆家。闻喜叫“出十”,翼城叫“唤十日”。浮山一带则是婚后十二天才回娘家,称为“出十二”。武昌婚庆

  民间把新娘从娘家嫁到婆家称为“进门”,所以才把新娘从婆家回娘家省亲称为“回门”。新婚夫妇一块回门,成双成对,又称为“双回门”。这一习俗从女婿方面来说,有感谢岳父、岳母恩德,拜会、结识女方亲友等意义;从女儿方面来说,则表示了出嫁成家后不忘父母养育之恩的心情。不过,初离家门、乍别父母的新娘回门这一习俗,对于新郎来说,却不是一件轻松的事。且不说在女方亲友面前,新女婿要备受“品头论足”,单单是新娘的妹妹们,他就招架不住。这些放肆的女孩,把烟灰、黑漆往姐夫脸上抹,让姐夫吃包有辣椒、花椒的饺子,无所不用其极。新女婿在被戏闹的过程中不能发怒,即使手足无措,备极尴尬,也还得满脸堆笑,听凭发落。

相关文章

洛阳的特色文化

 你知道哪些有关于洛阳的文化特点呢?我们该给洛阳文化哪些方面需要我们传承下去的呢?现在祥安阁为您介绍洛阳的特色文化的相关文章。...

文化 2025-05-03 835 0

男孩如何起个好名字

 男孩子的名字该怎样起呢?你知道起什么样的名字是适合男孩的吗?下面我们就来看看男孩如何起个好名字吧! 男孩如何起个好名字...

文化 2025-05-03 1244 0

马姓男孩起名

 关于马姓男孩起名正所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辰八字,并且每个人的生辰八字都不一样,正因为人们经常说没有完全同年同月同日生的根据,...

文化 2025-05-03 821 0

汉族礼仪习俗

 汉族的人们在接待客人的时候会十分的真诚,如果是用鸡鸭来接待客人的话,那么会以鸡腿和鸡尾最为贵重,来给客人们吃的,那么关于汉族...

文化 2025-05-03 1003 0

清明节放假祝福语

 在清明节的时候,家家户户都会选择去扫墓或者是踏青,在清明节着假期期间大家给身边的家人们怎样发个祝福语的呢?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文化 2025-05-03 446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