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谷雨的古诗都有哪些?谷雨天气有何特点?

小编 2025-08-04 1294 0

扫一扫用手机浏览

1. 《咏廿四气诗·谷雨三月中》

作者:元稹

年代:唐朝

描写谷雨的古诗都有哪些?谷雨天气有何特点?

原文

plaintext
复制
谷雨春光晓,山川黛色青。

叶间鸣戴胜,泽水长浮萍。

暖屋生蚕蚁,喧风引麦葶。

鸣鸠徒拂羽,信矣不堪听。

译文及注释

  • 译文
  • 谷雨时节,春光明媚,山川呈现出青翠的颜色。树叶间传来戴胜鸟的叫声,池塘里长满了浮萍。温暖的屋子里,蚕蚁开始孵化,和煦的风中,麦苗茁壮成长。斑鸠徒然梳理羽毛,确实让人难以忍受它的叫声。

  • 注释
  • 谷雨: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4月19日至21日之间,太阳到达黄经30°时为谷雨。
  • 戴胜:一种鸟类,常在春季鸣叫。
  • 浮萍:水生植物,常在水面漂浮。
  • 蚕蚁:指刚孵化的蚕。
  • 麦葶:麦苗。
  • 鸣鸠:斑鸠,一种鸟类,常在春季鸣叫。
  •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公元821年前后,正值唐宪宗时期,此时的唐朝已经进入晚唐时期,社会矛盾逐渐尖锐。元稹通过描绘谷雨时节的自然景象,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农事的关注。

    赏析

  • 结构:全诗四联,每联四句,结构紧凑,层次分明。首联描绘了谷雨时节的总体景象,颔联具体描述了植物和动物的变化,颈联转向室内和田野的农事活动,尾联以斑鸠的叫声结尾,增添了一丝诗意。
  • 立意:诗人通过对谷雨时节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勃勃和农事的繁忙,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和谐的向往。
  • 典故:诗中提到的“戴胜”和“鸣鸠”都是古代文人常用的意象,前者象征吉祥,后者则常用来表达春天的到来。
  • 佳句:“叶间鸣戴胜,泽水长浮萍。” 这两句通过对细节的描绘,生动地展现了谷雨时节的自然美景。
  • 作者简介

    元稹(779年-831年),字微之,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人物。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25岁与白居易同科及第,并结为终生诗友。28岁列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第一名,授左拾遗。元稹的诗辞浅意哀,极为扣扉,动人肺腑。他的创作以诗成就最大,与白居易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

    2. 《次韵虞隐君堪潘阃掾谷雨中见寄》

    作者:陈基

    年代:元朝

    原文

    plaintext
    复制
    吴笺新制玉鸾纹,冲雨殷勤寄荜门。

    燕子不来人独立,自拈湘管认啼痕。

    译文及注释

  • 译文
  • 用新制的吴笺,上面印有玉鸾的花纹,冒雨殷勤地寄到我的草屋门前。燕子没有飞来,我独自一人站在那里,拿起湘管笔,仔细辨认着上面的泪痕。

  • 注释
  • 吴笺:指吴地制作的精美纸张。
  • 玉鸾纹:指纸张上的精美图案。
  • 冲雨:冒着雨。
  • 荜门:草屋的门,指简陋的住所。
  • 湘管:指毛笔。
  •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陈基在谷雨时节收到友人虞隐君的来信后所作,表达了对友人的感激之情和对友情的珍视。

    赏析

  • 结构:全诗四句,简洁明了,情感真挚。首句描述了友人寄来的精美信笺,次句表达了友人的殷勤,第三句描绘了自己孤独等待的情景,最后一句则表现了对友人来信的珍惜。
  • 立意:诗人通过对友人来信的描写,表达了对友情的深厚感情和对友人的感激之情。
  • 典故:诗中没有明显的典故,但“湘管”一词常用于文人笔墨,增添了诗意。
  • 佳句:“燕子不来人独立,自拈湘管认啼痕。” 这两句通过对环境和动作的描写,生动地表现了诗人的孤独和对友人的思念。
  • 作者简介

    陈基(生卒年不详),元朝诗人。他的诗作多以抒情为主,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深受读者喜爱。

    谷雨天气特点

    谷雨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通常在每年的4月19日至21日之间。谷雨天气的主要特点如下:

  • 降雨增多:谷雨时节,降雨量明显增加,空气中的湿度加大,有利于谷类作物的生长。
  • 气温升高:气温逐渐升高,北方地区开始进入温暖的季节,而南方地区则开始进入雨季。
  • 风沙和春旱:在北方地区,谷雨时节风沙较多,春旱现象也比较常见。
  • 强对流天气:南方地区容易出现雷暴、冰雹等强对流天气。
  • 春耕农忙:谷雨时节,正是春耕春种的关键时期,农田里的农事活动非常繁忙。
  • 希望这些信息对您有所帮助!

    相关文章

    怎么给汤氏小孩取名字才好

    怎么给汤氏小孩取名字才好在中国,给孩子起名字是一件非常重要且讲究的事情。尤其是对于汤姓的家庭起一个合适的名字不仅仅是为了好听,更是...

    文化 2025-08-05 107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