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情人节表白成功率最高的地点选择!
一、自然景观类地点 公园 公园是一个充满自然气息的地方,有着独特的宁静与浪漫氛围。清晨的公园,阳光透过树叶洒下斑驳的光...
扫一扫用手机浏览
三月三歌会节是多个民族的传统节日,主要包括白族、广西壮族、汉族、瑶族、侗族、苗族等民族。
在白族,三月三歌会有着独特的意义和习俗。一是按照民族传统,男女公开对唱,唱白调,这个活动从三月三日起至九月九日止,三月三日是白族男女在一年中可以尽情歌唱的第一天;二是保和寺内送子娘娘和太子塑像香火兴旺,前来赶会的妇女中不少人怀有求子的愿望,老年妇女多为还愿而来,中青年则为对歌、听歌或者寻找知音而来。三月三这一天,大理坝子各村的白族人云集保和寺,白天一群群、一伙伙的对歌,黄昏之后,对歌进入高潮。
壮族的三月三歌会也极具特色。这一节日是壮族传统的民间活动,也是壮族男女追求爱情的特殊场合。壮族每年有数次定期的民歌集会,如正月十五、三月三、四月八、八月十五等,其中以三月三最为隆重。在三月三歌会期间,壮族青年男女聚集街头欢歌、汇聚江边饮宴,同时这也是壮族祭祖、祭拜盘古、布洛陀始祖的重要日子。这一天家家户户做五色糯饭,染彩色蛋,并且会搭建歌棚,举办歌会,青年男女们对歌、碰蛋、抛绣球,谈情说爱。而且,“壮族三月三”不仅是壮族重要的传统习惯节日,也是广西汉族、瑶族、侗族、苗族等民族传统节日。
对于侗族来说,“三月三”又名“播种节”、“讨葱节”、“花炮节”。侗家传说,古时他们总是以桐树开花时为插秧节,但有一年桐树没有开花,结果误了农时,只好逃荒到报京一带。为吸取过去的教训,每到三月三人们便吹芦笙唱歌、走访亲友,并相互提醒该忙农事了。
瑶族的三月三为纪念民族英雄,人们把这天取名为三月三,又名“干巴节”。每年三月三之前,瑶族男人都提前一个星期到老林、捕杀野兽,下河捞鱼摸虾,且烤成干巴带回家,按户分配,共享收获的欢乐。妇女们上山采摘小靛叶等天然染料,煮水后染成红、黄、蓝、紫4种颜色的糯米饭,用于敬献盘古。节日当天,瑶族人民放下手中的农活,集体休息1天,男人们读经书、喝酒、娱乐,姑娘和小伙子们则相约到寨子边的荒山上、树林里对歌、玩耍、谈情说爱。
苗族的“三月三”是苗族情歌节,是当地苗族同胞的传统节日,活动期间,在外工作的村民和外嫁的女子及邻近几十个村寨的青年男女都会齐聚于此联欢,因此“三月三”情歌节不仅是村民祭祖团圆和亲朋好友叙旧延情的节日,更是村寨青年谈情说爱的美好日子。
歌圩节是壮族的传统节日,壮族人称窝埠坡或窝坡,原意为到垌外、田间去唱歌,所以也称歌圩节,也有称是为纪念刘三姐,因此也叫歌仙会。在三月三歌圩节这一天,家家户户做五色糯饭,染彩蛋,姑娘们还要赶制绣球,小伙子和姑娘们会穿上节日的盛装,男的怀揣礼物,女的捧着绣球,成群结队地去往对歌的地点,欢度歌圩节。
壮族每年有数次定期的民歌集会,其中三月三歌圩最为隆重。歌圩节是壮族民众在特定的时间和场地里举行的周期性、集体性、传统性,以唱歌为主要内容的公共节日活动。据史料记载,壮族歌圩形成于唐宋,盛行于明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