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小暑开始于7月7日04:04:43 。小暑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1个节气,它标志着夏季的正式开始。从含义上来说,“小”指的是气温升高尚未达到酷暑的程度,“暑”则代表了夏季炎热的特点,所以小暑意味着天气开始炎热,但还没有到达最热的时候 。
小暑时节,太阳运行到黄经105度,此时我国大部分的地区进入初伏前后。在这个时期,气温逐渐上升,开始有明显的炎热天气,但尚未到达夏季最高温度的顶峰。这时候,农田中的作物继续生长,农民们需要注意灌溉和保护农作物免受高温的影响 。
小暑还有很多与之相关的农谚,这些农谚反映了小暑时节的天气特征对后续天气和农事的影响。例如“小暑起北风,半夜找棉被”,意思是在炎炎夏日,人们通常会选择轻薄的夏凉被来度过夜晚,如果小暑这一天出现了北风,那么夜间可能会感到寒冷,需要盖上更厚的棉被,因为在夏季,南风是常态,它带来了高温和炎热,而北风的出现则预示着天气可能会有突然的变化 。
又如“雨打小暑头,45天不用牛”,如果小暑节气当天出现小雨,这通常被视为一个积极的征兆,意味着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天气将保持湿润,不会遭受严重的干旱;“小暑下一场,三伏满河塘”这句农谚表示如果小暑节气当天有降雨,这通常预示着三伏天期间,水体如河流和池塘的水位将显著上升,有可能达到满溢的状态;“小暑凉飕飕,大暑热熬熬”也反映出小暑和大暑之间气温的关联 。
二、小暑三候
小暑三候分别是一候温风至、二候蟋蟀居宇、三候鹰始鸷 。
(一)一候温风至
“温风至”表示小暑日后大地不再有一丝凉风,所有的风都带着热浪,气候开始转变。小暑时节,随着气温的升高,即使有风也是温热的,这种热风的出现是小暑节气气候开始炎热的一个重要标志。这一候反映了从小暑开始,天气由温热向炎热的转变过程,人们能够明显感受到夏季的炎热气息逐渐浓烈起来。在这样的天气下,人们会尽量避免在烈日下长时间活动,同时也需要注意防暑降温,避免中暑等情况的发生 。
(二)二候蟋蟀居宇
由于天气炎热,蟋蟀离开田野,开始到墙角下或者屋宇附近避暑。蟋蟀通常生活在田野之中,但小暑时的高温使得它们不得不寻找更为凉爽的栖息地。这一现象表明环境温度已经高到迫使昆虫寻找更凉爽的栖息地,也从侧面反映出小暑时节天气的炎热程度。而且,人们在这个时节常常能听到蟋蟀在庭院墙角下鸣叫的声音,这也成为了小暑节气独特的一种自然现象。这一候体现了动物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反应,是大自然生物节律的一种体现 。
(三)三候鹰始鸷
在这一节气中,老鹰因地面气温太高而在清凉的高空中活动。高温使得地面的环境对于老鹰来说变得不适宜,它们便飞向清凉的高空。这里的“鸷”有凶猛的意思,此时老鹰在空中盘旋、捕食,展现出一种强大的力量与威严。这一候不仅展示了猛禽的生存智慧,也象征着夏季自然界中的力量与活力。这一现象也反映了小暑时节地面与高空之间较大的气温差异,是小暑节气气候特点的一种表现形式 。
小暑三候不仅是对自然界变化的观察总结,也体现了中国古代对于自然界时序变化的深刻理解和感知。这种划分方式,通过动物的行为变化来形象地描述节气的气候特征,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