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农历二月初二对应的是公历2025年3月1日,是星期六,干支为己巳。这一天在老黄历中有诸多信息值得探究。老黄历相传是由轩辕黄帝创制,在古代是帝王遵循的行为规范书籍,其中包含天文气象、时令季节以及人民日常生活需遵守的禁忌等内容,民间又俗称为「通书」,因“书”与“输”同音,为避忌又名通胜。

老黄历中的吉神凶煞
在2025年农历二月初二这一天,吉神宜趋有相日、宝光;凶煞宜忌有游祸、月刑、死神、五虚、重日、月害等。当天的财神位喜神在东北,福神在正北,财神也在正北,胎神位占门床外正南。彭祖百忌提到“己不破券二比并亡,巳不远行财物伏藏”,这些吉神凶煞和彭祖百忌等内容都是判断当日宜忌的重要依据。
2025年农历二月初二老黄历宜忌
宜事
- 作灶
- 在古代,灶是家庭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关系到饮食等基本生活需求。作灶有建立炉灶的意思,这一活动在当日被认为是适宜的。这可能与当天的气场或者五行等因素有关,不过从现代角度看,选择这一天作灶更多是遵循传统习俗。例如,过去人们建新灶,希望通过选择合适的日子,保佑家庭饮食无忧,家人健康。
- 解除
- 解除在老黄历中表示去除、破除一些不好的东西,比如解除厄运、解除旧的关系或者解除一些不好的气场等。这一天适宜解除,可能意味着如果人们想要摆脱一些烦恼或者不良的状况,如解除合同纠纷(从寓意的角度)、解除病气等,是比较合适的时机。
- 平治道涂
- 这一概念主要是指修整道路。在古代,道路的修整对于交通、贸易、人们的出行等有着重要意义。在这一天进行平治道涂,从传统意义上讲,是顺应天时,有助于改善环境,方便人们的出行和物资的运输等。从现代社会来看,这个宜忌的意义更多是体现在文化传承方面,比如一些乡村在这天进行乡村道路的小范围修整等活动,也是遵循传统习俗的表现。
- 余事勿取
- 这个词表示除了以上所说的事情之外,其他的事情就不适合做了。这是一种比较宽泛的规定,强调人们在这一天应该集中精力于上述适宜的事情,避免做其他无关或者可能不吉利的事情。
忌事
- 祭祀
- 祭祀在传统文化中是非常庄重的活动,向祖先或者神灵供奉祭品,表达崇敬和祈求保佑。然而在2025年农历二月初二这一天忌祭祀,可能是由于当天的五行、干支或者星宿等因素与祭祀所需要的气场不相符。在古代,人们认为如果在不合适的日子祭祀,可能无法得到祖先或者神灵的庇佑,甚至可能会带来不好的影响。
- 祈福
- 祈福是祈求幸福、福气的活动。当天不宜祈福可能是因为当天的各种因素组合不利于祈福的效果。例如,按照传统观念,如果在忌祈福的日子进行祈福,可能福气不会降临,甚至可能会有反效果。
- 安葬
- 安葬是处理逝者后事的重要环节。这一天忌安葬,可能是从传统的风水、气场等角度考虑,不合适的日期安葬可能会影响逝者的安宁或者对家族的运势产生不利影响。在传统丧葬习俗中,日期的选择是非常谨慎的,要考虑到诸多因素,如方位、星宿等。
- 安门
- 安门即安装门户,门户在传统观念里有着重要的意义,它是家庭的出入口,关系到家宅的安全和气场的稳定。当日忌安门,也许是当天的气场不利于门户的安置,可能会影响家庭的运势或者家宅的安宁。例如,如果在忌安门的日子安门,可能会有邪祟入侵或者家运不宁的说法。
2025年农历二月初二老黄历禁忌事项的补充说明
时辰宜忌
- 子时(23:00 - 00:59)
- 宜:祭祀、祈福、酬神、出行、求财、见贵、订婚、嫁娶、修造、安葬、青龙赴任。这一时段有较多适宜做的事情,尤其是祭祀、祈福等在白天忌做的事情在子时却是适宜的。但如果要做这些事,需要遵循子时的特殊规定。
- 忌:白虎须用麒麟符制否则诸事不宜。这体现了老黄历中对于白虎煞的一种应对方式,如果没有用麒麟符制白虎煞,就不适合做相关的事情。
- 丑时(01:00 - 02:59)
- 宜:赴任、出行、求财、见贵、祭祀、祈福、酬神。丑时在这些事情上是适宜的,对于需要在夜间进行的出行或者赴任等事务,如果在丑时出发,按照老黄历的说法是比较吉利的。
- 忌:无特别提及的忌事。
- 寅时(03:00 - 04:59)
- 宜:赴任、出行、求财、见贵、祭祀、祈福、酬神。寅时和丑时在宜事方面比较相似,适合一些与工作、财运、社交和宗教仪式相关的活动。
- 忌:上梁盖屋、入殓。这意味着在寅时进行房屋建设中的上梁盖屋工作或者入殓这种丧葬环节是不合适的。上梁盖屋需要选择合适的时间,以确保房屋的稳固和居住者的运势,而入殓在不合适的时间进行可能被认为会影响逝者的安息或者家族的运势。
- 卯时(05:00 - 06:59)
- 宜:祭祀、祈福、酬神、订婚、嫁娶、出行、求财、入宅、安葬、修造、盖屋、移徙、作灶、安床。卯时宜事较多,涵盖了婚姻、居住、丧葬等多个方面的事务,反映出卯时在这一天是一个比较活跃和适宜多种事务操作的时段。
- 忌:无特别提及的忌事。
传统禁忌的文化内涵
- 老黄历禁忌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 老黄历中的禁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它反映了古人对自然、宇宙、人事关系的认知。例如,在选择祭祀、祈福等活动的日期时,体现了古人对神灵、祖先的崇敬,认为只有在合适的时间进行这些活动,才能与神灵、祖先进行有效的沟通,获得庇佑。这些禁忌也与传统的阴阳五行学说、星宿学说等有着密切的联系。阴阳五行学说认为世间万物都由阴阳两种基本元素构成,并且包含金、木、水、火、土五种基本物质的运行和变化。在老黄历中,每一天的干支、五行属性等都会影响到宜忌的判断。星宿学说则认为天上的星宿对人间有着不同的影响,某些星宿值日时可能会带来吉祥或者灾祸,这也反映在老黄历的宜忌中。
- 现代社会对老黄历禁忌的态度
- 在现代社会,老黄历的禁忌虽然仍然被一部分人所重视,但更多的是作为一种文化传统被保留和传承。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们对事物的认知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对于老黄历禁忌的依赖程度大大降低。这些禁忌依然在民俗文化、传统节日等方面发挥着作用。比如在一些传统节日或者重要的民俗活动中,人们仍然会参考老黄历的宜忌,以增添文化氛围和仪式感。一些人在进行重大的人生事务如结婚、开业等时,也可能会参考老黄历,这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也是对传统习俗的一种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