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大雪的时间是2025年12月7日5点4分,农历十月十八 。这个时间点就是大雪的时辰,在这一时刻,大雪这个节气开始交节。大雪是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1个节气,标志着仲冬时节正式开始,此时气温进一步下降,降雪量增加,已经进入寒冷的冬季 。

二、大雪节气的含义与特点
(一)节气含义
“大雪”这个名称是一种比喻,古人云:“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也。”它表示天气更冷,降雪的可能性比小雪时更大了,但并不指降雪量一定很大。大雪时,太阳到达黄经255度,从气候特征上看,寒流活跃,气温下降、降水增多是这个节气的主要特点 。
(二)物候现象
大雪分为三候:一候鹖鴠不鸣,因天气寒冷,寒号鸟也不再鸣叫了;二候虎始交,此时是阴气最盛时期,所谓盛极而衰,阳气已有所萌动,老虎开始有求偶行为;三候荔挺出,“荔挺”为兰草的一种,感到阳气的萌动而抽出新芽 。
(三)不同地区的气候表现
- 北方地区
- 北方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已在0℃以下,尤其是黄河中下游一带河水封冻,开始出现积雪,在强冷空气前沿、冷暖空气交汇的地区,雪会下得很大,范围也更广。东北、华北地区12月平均降水量一般只有几毫米,大雪后各地降水量均进一步减少 。
- 南方地区
- 南方地区平均气温一般在8℃ - 9℃之间,冬季气候温和而少雨雪,雨量仅占全年的5%左右,偶有降雪,大多出现在1、2月份;地面积雪三、五年难见到一次。不过在大雪期间,华南气候还有多雾的特点,一般12月是雾日最多的月份,雾通常出现在夜间无云或少云的清晨,气象学称之为辐射雾,且“十雾九晴”,雾多在午前消散,午后的阳光会显得格外温暖 。
三、二十四节气大雪的相关传统
(一)农事活动
- 北方
- 在北方,大雪时节田间管理已很少,若下雪不及时,人们偶尔还在天气稍转暖时浇一两次冻水,提高小麦越冬能力。人们还会加紧冬日兴修水道、积肥造肥、修仓、粮食入仓等事务。俗话说“大雪纷纷是旱年,造塘修仓莫等闲”,妇女们则三五成群,扎堆做针线活,手艺之家将主要精力用在手艺上,如印年画、磨豆腐、编筐、编篓等赚钱补贴家用 。
- 南方
- 南方地区由于气候相对温和,农事活动主要是加强对冬作物的管理,如小麦油菜等作物,虽然平均气温尚多在8℃ - 9℃,仍可缓慢生长,但需要防范可能出现的冻害等情况 。
(二)传统习俗
- 腌肉
- 老南京有句俗语“小雪腌菜,大雪腌肉”。大雪节气一到,家家户户忙着腌制咸货。将大盐加八角、桂皮、花椒、白糖等入锅炒熟,之后用石头压住,放在阴凉背光的地方,半月后取出,将腌出的卤汁入锅加水烧开,撇去浮沫,放入晾干的禽畜肉,倒入盐卤,再压上大石头,十日后取出,挂在朝阳的屋檐下晾晒干,以迎接新年 。
- 饮食养生
- 大雪已到了“进补”的好时节,有“冬天进补,开春打虎”的说法。冬令进补能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促进新陈代谢,使畏寒的现象得到改善。此时宜温补助阳、补肾壮骨、养阴益精,冬季食补应供给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易于消化的食物,如羊肉性温热,是适合冬季食用的温补肉类,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具有暖中补虚、益气健脾、强肾健骨等功效;冬菇(香菇)性平味甘,具有很高的食疗价值,被誉为“植物皇后”,是物美价廉的滋补佳品等 。
四、大雪时间的确定方法
(一)天文观测依据
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太阳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来划分的。大雪节气时,太阳黄经为255度,当太阳到达这个黄经度数时,就确定了大雪节气的天文时间。这是基于长期的天文观测和对地球公转规律的精确掌握所确定的。这种确定方式反映了地球在公转过程中,由于太阳辐射角度和热量分布的变化,导致地球上季节和气候的周期性变化 。
(二)计算公式
大雪日期也可以通过公式计算:[YD + C]-L,公式解读为Y =年数后2位,D = 0.2422,L =闰年数,21世纪C = 7.18,20世纪=7.9。例如计算2088年大雪日期:[88×0.2422+7.18]-[88/4]=28 - 22 = 6,即12月6日大雪。不过这个公式只是一种近似计算,现代我们更多地是依靠天文观测和精确的科学计算来确定具体的节气时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