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节气时,气温较低,人体的消化系统等会受到影响,以下食物不适合食用:

- 生冷食物:
- 像生冷水果、生冷饮料、生冷海鲜等在大雪时节不适合多吃。例如,冰淇淋、冰镇饮料,还有未经过加热烹饪的生鱼片等。在低温环境下,人体本身需要更多热量来维持体温,胃肠道也相对脆弱。生冷食物进入胃肠道后,容易刺激胃肠道黏膜,引起胃肠道血管收缩,影响消化液的分泌,进而导致消化不良、腹痛、腹泻等身体不适症状。而且生冷食物的温度与人体体温相差较大,身体需要消耗更多能量去平衡这种温差,在寒冷的大雪时节,这无疑会给身体增加额外负担。
- 油腻食物:
- 过于油腻的食物,如油炸食品、肥腻的肉类等。大雪时节人体的新陈代谢速度相对减缓,油腻食物不容易被消化吸收。它们在胃肠道内停留时间较长,会增加肠胃的负担,容易引起消化不良、胃胀、恶心等症状。而且油腻食物还可能导致血脂升高,影响心血管健康。相比之下,此时应选择清淡、易消化且富含营养的食物,如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适量的粗粮等,既能提供身体所需营养,又不会给肠胃造成过重负担。
- 过辣食物:
- 过于辛辣的食物,例如特别辣的辣椒制品等。虽然辣味食物可以刺激味蕾,增加食欲,但在大雪节气食用过多过辣的食物会刺激胃肠道黏膜。胃肠道黏膜受到强烈刺激后,可能会出现充血、水肿等情况,导致胃肠道不适,如胃痛、腹痛、腹泻等,也容易引发上火症状,如口腔溃疡、咽喉肿痛等。应适量食用一些温热的食物,既能补充身体热量,又不会对胃肠道等造成过度刺激。
大雪节气的忌讳
一、生活起居方面的忌讳
(一)环境相关
- 忌整天不开窗:
- 在冬天,很多人因为怕冷而整天不开窗。但这样会使室内空气不流通,各种病原微生物,像病毒、细菌、霉菌等容易滋生繁殖。一旦滋生,不仅容易导致居住者感染生病,而且在家庭等人员相对密集的环境中还容易传染给家人。而适当开窗通风,能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降低患病风险。不过开窗时也要注意时机和方式,建议在天气晴朗、气温较高的时间段开窗,每次开窗时间不宜过长,避免冷空气直接吹到身体上导致感冒,同时应避免对流风,防止室内温差过大影响身体健康。
- 忌取暖过度:
- 冬季天寒地冻,一些老年人怕冷,常常会用电热毯或者热水袋贴身而卧。这样做虽然能获得一时的温暖,但很容易引起皮肤出红斑或烫伤。因为在睡眠过程中,人的皮肤对温度的感知可能会变得相对迟钝,长时间接触高温物体容易对皮肤造成伤害。而且过度取暖还可能导致室内空气过于干燥,引发呼吸道等方面的不适。
- 忌乱用加湿器:
- 寒冬时节,室内开始供暖后空气比较干燥,加湿器成为很多家庭的必备用品。如果加湿器没有正确清洁和消毒,使用时间过长,加湿器内壁就会滋生真菌或细菌。其中一些致病菌会通过加湿器产生的细小水滴颗粒,进入人体的呼吸道和肺部,从而引起肺炎等疾病。所以在使用加湿器时,要注意定期清洁和消毒,合理控制使用时间和湿度。
(二)个人卫生相关
- 忌长时间洗澡:
- 冬季洗澡,尤其是在大雪节气,人们通常在相对密封的环境中洗澡。如果洗澡时间过长,容易出现氧气不足的情况。对于体质偏弱的人,特别是气虚之人,可能会出现危险。而且长时间洗澡还会导致皮肤水分过度流失,因为冬季人体皮肤本身就较为干燥,过度洗澡会加重皮肤干燥程度,容易引发皮肤瘙痒、过敏等问题。冬季人体代谢较慢,长时间洗澡会刺激皮肤表面的油脂分泌,导致毛孔堵塞、粉刺等问题,所以建议洗澡时间控制在10 - 20分钟左右为宜。
- 忌舔唇:
- 冬季天干物燥,大雪时节空气湿度更低。此时舔嘴唇是非常忌讳的行为,虽然嘴唇干裂时会让人想要通过舔唇来缓解不适,但实际上舔嘴唇并不能起到滋润嘴唇的作用。因为唾液在嘴唇上蒸发时,会带走更多的水分,反而会使嘴唇越舔越干,越舔越裂,严重时甚至会造成干裂流血,引起感染化脓。
- 忌蒙头睡觉:
- 有些人在冬季,尤其是寒冷的大雪时节喜欢用被子蒙头睡觉,或者用被子遮住口鼻。这样做看似保暖,实则对身体并不好。被子内空气难以流通,随着呼吸的进行,氧气量会逐渐减少,二氧化碳难以散出,会令人呼吸不畅。长期这样还可能影响睡眠质量,导致第二天精神不佳。而且盖着过厚的棉被对身体也存在不良影响,厚棉被容易积攒灰尘,刺激呼吸道黏膜,对于患有哮喘和慢阻肺的人来说,可能会加重症状或使其复发。
(三)运动锻炼相关
- 忌过早去锻炼:
- 冬季运动宜迟不宜早,大雪节气时,最好不要很早就出门锻炼。因为早上气温较低,寒气较重,人体在此时也处于相对未完全苏醒的状态。如果过早起床锻炼,身体受到寒冷空气的刺激,血管容易收缩,这会造成血压增高。对于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来说,风险更高,也容易导致身体受寒,出现感冒、咳嗽等症状。每次锻炼时间控制在30 - 60分钟左右为宜。
- 忌活动过量:
- 冬季人体为了维持体温,本身消耗的能量就会增多。如果再进行剧烈运动,就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而能量的供给依靠血液,这会增加心脏的负担。对于心脏不好的老年人来说,剧烈运动可能会出现危险情况。大雪节气时,可以选择一些较为轻缓的运动方式,如散步、太极拳等,既能锻炼身体,又不会给身体造成过重负担。
(四)作息方面
- 忌熬夜不午休:
- 大雪时节应早睡晚起,以适应冬季的特点。但由于天气寒冷,睡眠可能会受到一定影响。如果在这个时候还熬夜,会让身体更加疲劳,缺乏精神。有条件的话最好睡个午觉,这有助于恢复精力,也能有效预防冠心病、心梗等心脏疾病的发生。因为在冬季,人体的新陈代谢减缓,身体需要更多的休息来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熬夜会打乱人体的生物钟,影响身体的正常代谢和修复,而适当的午休可以补充夜间睡眠的不足。
- 忌情绪起伏大:
- 情绪激动是心脑血管病的大忌,在大雪节气时更要注意保持情绪的稳定、平和。因为在冬季,人体散热相对较难,如果情绪起伏太大,容易导致身体内部气血运行紊乱。对于冠心病、高血脂患者尤其要放宽胸怀,避免情绪波动引发身体不适。情绪的大起大落可能会引起血压波动、内分泌失调等情况,进而影响身体健康,比如可能会引发头痛、心慌等症状,严重时甚至会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等更严重的健康问题。
二、饮食方面的忌讳
- 忌暴饮暴食:
- 寒冷的天气中,人们的食欲往往会增加,但暴饮暴食会导致胃肠道负担加重。大量食物在短时间内进入胃肠道,会使胃肠道的消化、吸收功能超负荷运转,容易引发胃痛、腹泻等症状。而且暴饮暴食还可能导致摄入的热量过多,转化为脂肪堆积在体内,不利于身体健康。大雪节气时,要尽量控制饮食量,合理搭配食物,保持身体健康。
- 忌晚餐过饱:
- 在大雪节气的晚上,需要注意饮食健康,不要过度饮食。夜晚人体的代谢会减缓,如果食用过多的食物,会影响身体的消化、吸收和代谢功能。过多的食物在胃肠道内无法及时被消化吸收,容易产生积食,导致胃肠道不适,影响睡眠质量,长期如此还可能引发肥胖等健康问题。
三、传统观念中的忌讳
- 大雪时忌讳无雪:
- 在民间,大雪时节忌讳无雪。有“冬无雪,麦不结”、“大雪兆丰年,无雪要遭殃”的谚语。这是因为严冬积雪覆盖大地,有诸多好处。积雪可以起到保暖作用,提升地温,有利于农作物的根系生长;还能够防止春旱,积雪融化后的雪水可以滋润土壤,为农作物生长提供水分;并且能冻死泥土中的病毒与病虫害,减少农作物患病虫害的几率。所以农民比较忌讳大雪时节没有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