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亚洲的许多国家都有过中秋节的传统,这些国家包括韩国、朝鲜、日本、越南、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斯里兰卡、柬埔寨、老挝、缅甸等,此外在一些有较多华人聚居的国家和地区,如澳大利亚等,中秋节也受到关注和庆祝。

二、外国过中秋节的习俗
(一)韩国“秋夕节”
秋夕在韩国是最重要的节日之一。从农历八月十四日开始全国上下就要接连放假3天。韩国秋夕节最重要的是全家人要团聚到爷爷奶奶家,首先要进行祭拜祖先的仪式,这体现了韩国人对家族传统和祖先的敬重。之后全家人一起跳舞、赏月。女孩子们会穿上艳丽的传统服饰,玩起古老的跳板游戏。韩国独特的中秋食物是松糕,形如半月,用米粉制成,内馅是豆沙、枣泥等,因蒸时垫有松毛而得名,中秋时家家蒸食并互相馈送。
(二)日本“月见节”
日本人称中秋节为“月见节”,白天孩子们会成群结队到野外采集象征吉祥如意的野草装饰家门,以迎来幸福。晚上全家聚在院子里,用瓜果、米团子(月见团子)等供奉月神,然后分食。月见团子的原料主要是糯米,做成皮后包上豆沙、栗子、红薯、莲蓉等馅料。在京都奈良等有文化底蕴的城市,很多寺庙里还会有赏月、吟诗、茶话会等传统纪念活动。不过随着时代发展,日本国内中秋节氛围没有以前浓厚了。
(三)越南“中秋节”
越南的中秋节很独特,因为它也是儿童节。中秋节前父母处于农忙,缺少陪伴孩子的时间,这个节日便是对孩子的补偿。当晚孩子们会聆听关于阿贵(相当于越南版嫦娥)的传说,传说阿贵得到仙树后未遵仙训,用污水浇树,结果仙树腾空飞上月宫,阿贵因手拉树根也被带往受责。还会有彩灯齐放,传说是条鲤鱼成精后害人,包公为救民用纸扎了鲤鱼灯以镇之,所以孩子们都会提鲤鱼灯出游玩耍,预示长大“跳龙门”之意。孩子们还可以去看舞狮,有的孩子还能得到父亲买的舞狮道具与朋友玩耍。
(四)泰国“祈月节”
泰国人把中秋节叫做“祈月节”。曼谷市在祈月节前夕就会张灯结彩。农历八月十五之夜,男女老少都要参拜月亮。桌上会供奉中国民间传说的“八洞神仙”,传说中秋祈月时,八仙会带着寿桃到月宫给观音祝寿,菩萨神仙们就会“降福生灵”。桌上还摆满寿桃、月饼、瓜果之类美食。泰国华裔颇多,月饼也是节日美食,尤其流行榴莲馅月饼。
(五)斯里兰卡“月圆节”
斯里兰卡的“月圆节”是按佛历习俗流传的,每月当月亮团圆时就要过一次佳节,中秋的“月圆节”最为隆重。这天全国放假,善男信女们早早安排好美味佳肴后,争先恐后到寺庙或神堂去听讲经,拜月亮。之后人们围坐在场院里,就着美食,端坐赏月。直至明月西沉,才燃火掌灯,歌舞娱乐,尽兴而散。
(六)朝鲜“秋夕节”
朝鲜中秋节叫“秋夕节”,也称“秋文节”“嘉徘”,与元旦、寒食、端午列为民间四大佳节。当天以松饼为节物,家家蒸食并相互馈送,松饼形如半月,用米粉制成,内馅豆沙、粟肉、枣泥等,因蒸时垫有松毛而得名。晚上一边赏月,一边进行拔河、摔跤比赛或者表演歌舞,妇女们多做名叫“布伦阿”的荡秋千竞赛。
(七)柬埔寨“拜月节”
柬埔寨人在佛历十二月上弦十五日举行传统的“拜月节”。这天清晨,人们开始准备供月礼品,有的采鲜花,有的挖木薯熬汤,有的舂扁米,有的煮甘蔗水。当月上树梢头,人们虔心拜月,祈乞赐福。老人还会把扁米塞进孩子嘴里,直到塞满不能咀嚼时方止,表示圆圆满满、和和美美。然后大家尽兴品尝美食而散。
(八)老挝“月福节”
老挝称中秋节为“月福节”,每逢中秋节到来时,男女老少都有赏月的风俗。夜晚,青年男女会翩翩起舞,通宵达旦。
(九)马来西亚
马来西亚的华人在中秋节时必定要做的三件事情是赏月、吃月饼、提灯笼游行。中秋节前各地老字号商家纷纷推出各色月饼,首都吉隆坡市内各大商场都设有月饼专柜,报纸、电视台的月饼广告铺天盖地。吉隆坡一些地方的华人社团还会举行提灯笼游行庆中秋活动,除舞龙舞狮外,一辆辆载有嫦娥、七仙女的花车漫游其间,服饰鲜艳的艺人和青年载歌载舞。
(十)新加坡
新加坡华人占人口绝大多数,对于中秋佳节十分重视。亲朋好友、商业伙伴之间相互馈赠月饼借此表示问候与祝愿。赏月是普遍的庆祝形式,亲人朋友欢聚,品茶聊天,享用月饼和水,孩子们可以提着灯笼尽情玩耍。月饼种类和口味多样,还有各式各样的中秋活动,比如参加灯会和游园等。
(十一)菲律宾
中秋节是菲律宾华侨华人非常重视的传统佳节。菲律宾首都马尼拉的唐人街热闹非凡,当地华侨华人举行活动欢度中秋节。华侨华人聚居区的主要商业街道张灯结彩,主要路口和进入唐人街的小桥上都挂上了彩幅,许多商店出售自制的或从中国进口的各式月饼。中秋庆祝活动包括舞龙游行、民族服装游行、灯笼游行和花车游行等。
三、外国中秋节的庆祝方式
(一)家庭团聚与祭祀相关
- 韩国
- 在秋夕节,全家人团聚到爷爷奶奶家,通过祭拜祖先的仪式来缅怀先人,传承家族文化,然后一起进行赏月等庆祝活动。这种家庭团聚和祭祀祖先的方式是秋夕节庆祝的核心部分,体现了韩国传统家庭观念中对家族长辈和祖先的敬重,以及家族凝聚力的重要性。
- 朝鲜
- 朝鲜的秋夕节,家庭会以松饼为节物,家家蒸食并相互馈送,在晚上一边赏月,一边进行拔河、摔跤比赛或者表演歌舞等集体活动,妇女们还会进行荡秋千竞赛。这些活动在家庭团聚的氛围下进行,同时拔河、摔跤等活动也有增强社区或家族团结的意义,而相互馈送松饼则体现了邻里和家族之间的情谊。
- 日本
- 日本的月见节,全家聚在院子里拜月,用瓜果、米团子等供奉月神,然后分食,通过这种方式表达对月神的敬意,祈求幸福。家庭成员共同参与这个过程,也是家庭团聚的一种体现。在一些有文化底蕴的城市,寺庙里的赏月、吟诗、茶话会等活动往往也是家族成员或者社区居民共同参与,共享节日氛围。
- 斯里兰卡
- 在月圆节,善男信女们会先到寺庙或神堂去听讲经,拜月亮,之后围坐在场院里,就着美食,端坐赏月。家庭在这个过程中会一起准备美食,然后前往寺庙或者一起在场院中享受节日,这种庆祝方式将宗教信仰与家庭团聚相结合,体现了斯里兰卡独特的文化特色。
(二)特色美食体验
- 韩国
- 松糕是韩国秋夕节的特色美食,其制作过程需要用米粉,内馅为豆沙、枣泥等,蒸制时垫松毛。家庭主妇们会精心制作松糕,全家共同品尝,这不仅是味蕾的享受,也是传承中秋文化的重要方式。松糕形如半月,也有一定的象征意义,与中秋的月亮相呼应。
- 日本
- 月见团子是日本中秋节的传统美食,以糯米为原料,包上豆沙、栗子、红薯、莲蓉等馅料。人们在赏月时食用月见团子,它是中秋节美食文化的重要代表。在食品店和超市都可以买到月见丸子,人们买回家后与家人一起喝茶、聊天、赏月时享用。
- 泰国
- 泰国中秋节时,桌上会摆满寿桃、月饼、瓜果之类美食。由于泰国华裔较多,月饼也是节日美食,榴莲馅月饼特别流行。用甘蔗扎成拱门也是一种特色,全家参拜月亮时,这样的拱门增添了节日的氛围,而且甘蔗本身也是当地常见的农作物,与中秋的丰收寓意相契合。
- 越南
- 越南中秋节时,虽然月饼也是美食之一,但由于其儿童节的属性,家中可能还会准备各种适合孩子的美食或者小零食。与鲤鱼灯相关的传说,使得鲤鱼灯也成为一种独特的“美食文化延伸”,孩子们提着鲤鱼灯玩耍,而鲤鱼在越南文化中与美食也有一定联系,如鲤鱼是常见的食材,这也从侧面反映了美食与文化的交融。
(三)节日娱乐活动
- 韩国
- 女孩子们穿上传统服饰玩跳板游戏,这种古老的游戏在秋夕节时是家庭娱乐和传承传统文化的方式。全家人还会一起跳舞,这是一种充满欢乐氛围的家庭娱乐活动,有助于增强家庭的亲密感和节日的欢乐氛围。
- 日本
- 在有文化底蕴的城市,寺庙里的赏月、吟诗、茶话会等活动是比较高雅的节日娱乐方式。孩子们白天采集野草装饰家门也是一种充满童趣的活动,全家晚上拜月、分食团子后,还可以一起赏月聊天,分享关于月亮的神话故事,这也是一种简单而温馨的娱乐方式。
- 越南
- 孩子们提鲤鱼灯出游玩耍是越南中秋节独特的娱乐活动,还有观看舞狮表演,这不仅是孩子们的娱乐,也吸引了很多成年人的观看。家长们带着孩子到游乐场、公园和热门景点游玩,这使得整个家庭都能享受节日的欢乐时光。
- 马来西亚
- 吉隆坡一些地方的华人社团举行提灯笼游行庆中秋活动,除舞龙舞狮外,还有载有嫦娥、七仙女的花车漫游,服饰鲜艳的艺人和青年载歌载舞。这种大规模的游行活动不仅是华人社区的娱乐方式,也吸引了很多其他族裔的人观看,成为一种文化展示和交流的平台。
四、不同国家中秋节的差异
(一)节日名称
- 各个国家对中秋节的称呼有所不同。例如韩国称其为“秋夕节”,日本为“月见节”,越南为中秋节(同时也是儿童节),泰国为“祈月节”,斯里兰卡为“月圆节”,朝鲜为“秋夕节”,柬埔寨为“拜月节”,老挝为“月福节”等。这些不同的名称反映了各国文化对中秋节的不同理解和诠释,也体现了各国语言和文化的特色。
- 在一些国家,中秋节名称可能还与宗教信仰或者当地的传说故事有关。比如斯里兰卡的“月圆节”是按佛历习俗流传的,每月月圆都有节日,中秋的月圆节最为隆重,这体现了佛教文化在斯里兰卡的深远影响。
(二)庆祝时间
- 大多数国家的中秋节是在农历八月十五,但也有例外。例如斯里兰卡的“月圆节”虽然中秋的月圆节最隆重,但按照佛历习俗,每月月亮团圆时都要过佳节。还有坦桑尼亚,其“月圆节”是在公历九月的月圆之夜,这是由于不同的历法体系和文化传统所导致的差异。
- 不同国家庆祝中秋节的时长也不同。韩国的秋夕节从农历八月十四日开始全国上下接连放假3天;而在中国,中秋节一般是当天放假,这反映了各国对中秋节重视程度和传统习俗的差异。
(三)传统食物
- 各国中秋节的传统食物有很大差异。韩国是松糕,日本是月见团子,越南虽然有月饼但还有鲤鱼灯文化以及与孩子相关的特色食物(考虑到其儿童节属性),泰国流行榴莲馅月饼且桌上摆满寿桃、瓜果等,朝鲜是松饼等。这些食物的差异反映了各国的饮食文化和物产特色。例如,日本的月见团子以糯米为主要原料,这与日本当地的农作物种植情况有关;泰国流行榴莲馅月饼,是因为泰国盛产榴莲,榴莲在当地饮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
- 食物的制作和食用方式也有所不同。韩国的松糕制作时要垫松毛,蒸制后形如半月;日本的月见团子有多种馅料可供选择,食用时是全家聚在一起供奉月神后分食。这些差异体现了各国文化在传统食物制作和食用仪式上的独特性。
(四)庆祝活动侧重点
- 有些国家侧重于家庭团聚和祭祀祖先,如韩国的秋夕节,全家人团聚到爷爷奶奶家祭拜祖先;朝鲜的秋夕节也是以家庭为单位进行松饼的蒸食和馈送,晚上进行家庭娱乐活动。而有些国家则更强调儿童的参与,如越南的中秋节,是儿童唱主角,孩子们听传说、提鲤鱼灯玩耍、去游乐场游玩等。
- 还有些国家的庆祝活动与宗教信仰联系紧密,像斯里兰卡的月圆节,人们要到寺庙或神堂听讲经、拜月亮,宗教仪式在节日中占据重要地位;而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的华人庆祝中秋节更多地保留了中国传统的舞龙舞狮、提灯笼游行等民俗活动,同时也融入了当地的多元文化特色,成为一种文化交流和展示的方式。
五、外国中秋节与中国中秋节的对比
(一)相同点
- 家庭团聚的主题
- 无论是中国还是外国,中秋节都强调家庭团聚。在中国,中秋节是阖家团圆的节日,远方的游子会尽量赶回家与家人一起赏月、吃月饼。在韩国秋夕节,全家人要团聚到爷爷奶奶家;日本月见节全家聚在一起拜月、分食月见团子;越南中秋节虽然是儿童节,但也是家庭团聚的时刻,家长带着孩子一起游玩;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的华人也会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