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处暑的时间为2025年8月23日4点33分,农历七月初一 。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四个节气,也是秋季的第二个节气,于每年公历8月22 - 24日交节。处暑表示炎热的酷暑结束,这时三伏已过或接近尾声,不过受短期回热天气(俗称秋老虎)影响,处暑过后仍有持续高温,天气由炎热向闷热转变,真正凉爽一般要到白露前后 。

二、2025年处暑民政局的工作时间
民政局的工作时间为周一至周五,不同地区的具体工作时间可能会有所差异。通常上午的工作时间可能是8:00 - 12:00或者9:00 - 11:30左右,下午的工作时间可能是13:30 - 17:30或者14:00 - 17:00左右。部分地区为了便民服务,可能会在周六上午开设婚姻登记窗口,或者在特殊节假日(如元旦、除夕、情人节、五一劳动节、国庆节等)的上午也会正常办理婚姻登记业务,但这也需要依据当地民政局的具体安排 。所以在2025年处暑(8月23日,星期六)是否能,需要提前查询当地民政局的工作安排。
三、民政局领结婚证的注意事项
- 登记条件方面
- 男女双方必须是自愿结婚,这是最基本的前提条件。婚姻是建立在双方自主意愿的基础上,不能存在任何强迫或干涉因素 。
- 法定结婚年龄为男性年满22周岁,女性年满20周岁。这一规定是基于生理、心理等多方面因素考虑,确保结婚双方在身体和心智相对成熟的情况下步入婚姻殿堂 。
- 双方均无配偶,即未婚、离婚(已解除前一段婚姻关系)、丧偶等状态,不存在重婚的情况。双方没有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这是为了避免近亲结婚可能带来的遗传疾病等问题 。
- 结婚登记提交的证件方面
- 本人常住户口簿、居民身份证(一代二代均可)是必须要提供的证件,用于证明双方的身份和户籍信息。如果身份证与户口簿上的姓名、性别、出生日期不一致的,应先到有关部门更正 。
- 本人需要提供无配偶的证明材料。这一证明可以通过户口簿中的婚姻状况栏、当地民政部门或社区开具的证明等方式体现。
- 当事人需要提交3张2寸近期半身免冠彩色合影照片(可当场拍照)。照片的背景一般为红色,照片的尺寸、规格等要符合要求,照片中的人物形象也要清晰可辨,能够准确反映双方的外貌特征 。
- 结婚登记的程序方面
- 要求结婚登记的男女双方持所需证件共同到一方常住户口的区、县级市民政局(或镇人民)的婚姻登记机关提出申请。这里强调的是一方常住户口所在地,不能到非户口所在地的民政局随意申请登记,特殊情况除外,如涉外婚姻等可能有特殊规定 。
- 双方当事人必须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提出申请,各填写一份《申请结婚登记声明书》。这一过程要求本人亲自到场,不能委托他人代办,目的是确保双方对于结婚的意愿和声明内容的真实性负责 。
- 双方当事人要在婚姻登记员面前亲自在《申请结婚登记声明书》中声明人一栏签名或按指印,以表明对声明内容的认可和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 婚姻登记机关会对双方提交的证件、声明进行审查,在证件材料齐全且符合结婚登记条件的情况下,会当场予以登记,发给结婚证。如果存在材料不全、不符合登记条件等情况,会告知当事人并要求补充或修正相关内容 。
- 其他注意事项方面
- 最好提前预约。现在很多地区都提供了多种预约方式,如网上预约、电话预约和现场预约等。网上预约需提前一到两个工作日至一周申请,受理日期一般为一个月(自然月)之内的工作日;电话预约和现场预约需提前三个工作日。但在一些特殊日子(如5月20日、6月6日、8月8日、9月9日等),预约时间一般会提前一个月开始预约,具体时间应依地区登记机关的公告而定。提前预约可以避免长时间排队等待,提高办理效率 。
- 如果涉及特殊身份的人员,如中国公民同外国人在中国境内申请结婚、华侨在中国境内申请结婚等,需要按照相关规定额外提供一些证件和证明材料。例如,外国侨民须持有本人护照或代替护照的身份、国籍证件(无国籍者免交)、公安机关签发的《外国人居留证》、本人户口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或工作所在单位的县级以上机关、学校、事业、企业单位出具的本人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民族、婚姻状况(未婚、离婚、丧偶)、职业、工作性质、申请与何人结婚的证明等;外国人须持有本人护照或其他身份、国籍证件、公安机关签发的《外国人居留证》,或外事部门颁发的身份证件,或临时来华的入境、居留证件、经本国外交部(或外交部授权机关)和我国驻该国使、领馆认证的由本国公证机关出具的婚姻状况证明,或该国驻华使、领馆出具的婚姻状况的证明等 。
四、2025年处暑是否适合结婚的习俗说法
- 从传统习俗来看
- 2025年是双春年,这一年农历年份中有两个立春。在一些地方,人们认为双春年是吉利的年份,双春意味着多子多福、婚姻幸福,适合结婚和举办婚礼。不过也有些地区习俗认为双春代表二婚,被视为不祥之兆,可能会影响婚姻的幸福和顺利。但这些习俗说法并没有科学依据,更多的是一种传统观念的传承 。
- 处暑时节,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看,并不被视为忌日,反而是一个象征着丰收和希望的时节。在这个时候,农作物成熟,象征着生活的富裕与美好,很多地方的人们会选择在处暑期间举行婚礼,寄托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 。
- 从现代观念来看
- 现代社会中,对于结婚日期的选择更多地取决于夫妻双方的感情和准备情况。无论是哪一年、哪一个节气,如果夫妻双方深爱着彼此,并且准备好共同面对婚姻生活中的挑战和责任,那么都可以是一个适合结婚的时间。结婚年份和日期的选择应该基于夫妻双方的感情和理性考虑,而不仅仅依赖于某个特定年份或节气的吉凶,重要的是相互之间的爱和支持,以及准备好共同迈入婚姻生活的决心和承诺 。
五、不同地区民政局在特殊日子领证的规定
- 普遍规定
- 民政局在周末和法定节假日是不上班的,工作日为周一至周五。但部分地区为了便民,实行周六(法定节假日除外)正常开展婚姻登记工作。例如北京等城市的部分民政局,从4月1日起实行周六正常开展婚姻登记,方便市民办理结婚登记业务;合肥的民政局在周末或者节假日的第一天,各个婚姻登记处都提供全天办理结婚登记服务,部分特殊的节日也照常上班,方便情侣前来登记 。
- 特殊日子规定
- 在一些特殊的节日,如元旦、除夕、情人节、五一劳动节、国庆节等,部分地区的民政局会在上午正常办理婚姻登记业务。不过不同地区的具体规定可能会有所不同,有些地区可能会另行通知究竟开不开门,所以如果想在这些特殊日子领证,需要提前**当地民政局的动态,包括公告、微博、公众号等渠道的信息发布 。
- 对于一些具有特殊纪念意义的日子,如5月20日(谐音“我爱你”)、6月6日(寓意六六大顺)、8月8日(谐音“发一发”)、9月9日(寓意长长久久)等,由于这些日子可能会有较多新人选择领证,各地方的登记机关一般会提前安排预约相关事宜,预约时间可能会提前一个月开始,并且可能会根据当天的预约人数等情况调整工作安排,如增加工作人员、延长工作时间等,以满足新人的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