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副研究员成灼的解释,这和我国独有的农历算法有关。农历有大小月之分,大月30天,小月29天,这是因为农历是根据月亮的圆缺变化来编算的,在天文学中被称为朔望月。朔日为农历月的第一个农历日,也就是说,每个农历月的初一是朔日,从朔到望,再到下一个朔,一个周期约29.53天,所以计算出来的农历月天数或者是小月29天,或者是大月30天。并且从2025年起,我国将迎来连续5年都没有大年三十的春节,这是由于腊月遇上小月的情形,这种情况并不少见,2013年、2016年、2025年以及从2025年到2029年的连续5年,都没有年三十。

二、大年三十的禁忌
(一)语言方面的禁忌
- 避免不吉利词汇
- 在大年三十这一天,人们要避免说出破、死、病、输、败等不吉利的字眼。因为这一天是新旧交替的时刻,大家都希望新的一年充满好运,所以语言上要特别注意。如果不慎犯忌,要以吐唾沫、说童言无忌等方式化解可能的不祥后果。例如,在年夜饭的餐桌上,如果孩子不小心说了不吉利的话,大人可能会马上说“童言无忌”来消除可能带来的不好影响。
- 吉利话的使用
- 长辈给晚辈添饭加菜,如果吃饱了不想要,不能说不要,而是说有了;如果个别茶果吃完了,要说吃兴了或太多了,而不是直接说没有了。这些吉利话是人们的除夕功课,大人要教孩子说,否则新年不顺。在整个大年三十的氛围中,都倡导说吉祥话,这样可以营造出欢乐、祥和的节日气氛。
(二)祭祀相关禁忌
- 祭祀祖先的讲究
- 年夜饭就餐前,必须要先要准备供品祭祀祖先。请祖灵之前,家庭成员和物品必须齐全,否则就是说人不团圆、财不完整。祖灵请来之后,供桌两旁的座位,任何人不得占用,意为不能与祖先争座位;不得吵闹,更不准骂人,否则就是对祖先不尊敬;不得把喝剩的茶水泼在地上,以免混淆了浇奠与泼水;大祭祖灵时,不得高呼小孩的名字,以免大门外无主鬼魂听到后,造成小孩夭折。
- 祭祀与串门的冲突
- 正式进餐时,也就是祭祀祖先期间,非常忌讳别人来打扰,特别忌讳有人来串门,因为这叫踩年饭,会使全家人不得安宁。这一禁忌体现了对祖先祭祀仪式的敬重,以及对家庭团圆、安宁氛围的维护。
(三)其他禁忌
- 关于服药
- 按照传统习俗,除夕当天是不能吃药的。除非有很严重的疾病,否则的话,这一天都需要停药。如果家里有熬好的药渣,也要提前倒掉,把药渣及时清理干净。这样,寓意着新的一年,身体健康,平安顺利。当然这只是传统的迷信说法,如果身体不舒服,或者长期需要服药的话,还是应该按照医嘱来服药,以免耽误病情。
- 财务相关禁忌
- 大年三十家家户户讲究的是聚财,所以在这一天,无论是借钱,还是还钱在民间的习俗上是禁忌的。钱在传统观念里代表着财运,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进行与钱有关的借出或归还行为,被认为会影响新一年的财运。
- 日常行为禁忌
- 禁忌大声喧哗,以免惊醒恶魔;禁忌照镜子,以免见恶魔;禁忌将灯油泼地,倘若油味冲淡了酒味,恶魔便会醒来,导致祸害接踵而至;禁忌打碎器物,意谓着这年会有破运,补救方式是用红纸包起,口中念岁岁平安等吉祥话,并放在神案上数天,即可化解灾难。除夕当天还忌倒污水和倒垃圾,据说,大年三十这天乱倒污水、垃圾,乱丢杂物,随地便溺的话,不小心就会溅洒到神灵身上,如果神灵恼怒的话,就会降祸到人;忌晒衣,在除夕洗衣服晾衣服就是一大禁忌,据说鬼神会在除夕夜缠身在晾衣绳上,从而会带来厄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