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黄历信息,2025年1月19日(农历腊月二十)不是搬家入宅的吉日。从黄历的宜忌来看,这一天【宜】赴任,斋醮,纳采,开市,求医,祭祀,祈福,求嗣,塞穴,立券,纳财;【忌】嫁娶,归宁,出行,冠笄,盖屋,修造,动土,置产,破土,筑堤,放水,针灸,行丧,安葬,移徙,入宅,竖柱等 。

在风水讲究方面,存在着诸多说法。从传统风水观念来讲,搬家入宅要考虑房屋的坐向。例如朝东者忌在巳,酉,丑(三合金)日子搬家;朝西者忌在亥,卯,未(三合木)日子搬家;朝南者忌在申,子,辰(三合水)日子搬家;坐北者忌在寅,午,戌(三合火)日子搬家,虽然这里没有提及2025年腊月二十日与房屋坐向的特殊关系,但这也是在搬家风水上需要考虑的一个普遍因素 。
从气场的角度来看,新宅的气场需要与居住者相协调。如果这一天强行搬家入宅,可能会因为气场不协调而影响居住者的运势。在风水上讲究搬家时的一些仪式和细节,比如进宅前的净宅仪式,如果忽略这些仪式,可能会将旧宅的不良气场带入新宅。例如在一些地区,搬家前会在新宅的四角撒上盐或者米,寓意驱邪除秽,但这一习俗在2025年腊月二十日搬家时也没有特殊的针对做法,只是遵循普遍的风水讲究。
从五行的角度分析,2025年1月19日这一天的五行是佛灯火,佛灯火,霹雳火。对于一些五行属性与火相克或者不相合的人来说,这一天搬家入宅可能会造成五行气场的冲突,影响自身的运势。不过这也只是传统风水的一种说法,并没有被现代科学所证实。
二、腊月搬家入宅的忌讳
(一)传统观念中的忌讳
- 影响运势方面
- 在民间习俗里,腊月被认为不宜搬家。自古就有“人搬三道空,火搬三道熄”的说法,国人大多不喜在腊月搬家,因为这可能会导致运气变空,家中兴旺之气被破坏。从风水角度看,阳气旺人才有利于运势,而腊月天气寒冷,寒冷的气氛被认为会阻隔家中的兴旺之气,影响居住者来年的运势 。
- 腊月后就是春节,这是个阖家团圆、准备迎接新年好运的时期。此时搬家,被认为容易把旧宅的财气和福气留在原处,难以带到新宅,对新的一年运势不利。而且按照传统,腊月是一年即将结束的月份,在这个时候搬家,象征着动荡不安,与人们希望安稳过年的愿望相悖 。
- 实际操作方面
- 腊月通常是人们忙碌准备过年的时候,大家会进行大扫除、置办年货、祭祀神明与祖先等活动。这个时候搬家,一方面会让原本忙碌的生活更加忙碌,另一方面,由于忙碌可能会导致搬家过程中出现很多差错,例如物品丢失、损坏等。而且,在这个时期很多搬家公司可能也处于业务繁忙或者即将放假的状态,可能会影响搬家的顺利进行 。
(二)特殊日子与行为忌讳
- 日期选择
- 搬家要挑选吉日,在选择搬家的日子时,要避免与家庭成员的属相相冲的日子。例如,如果家庭成员有属马的,2025年1月19日(农历腊月二十,鼠日冲生肖马(壬午)煞南)就不太适合作为搬家日。初一、十五日,一般也宜避开搬家,因为这些日子在传统习俗中有特殊的意义,被认为不适合进行搬家等变动性较大的活动 。
- 搬家过程中的忌讳
- 搬家当日不能够在新住宅里面睡午觉,否则会被认为导致以后容易生病。
- 搬家当日不能够发脾气、骂人,特别是骂小孩,需要多说吉祥话,因为这样可以营造一个积极的氛围,避免将负面情绪带入新宅,影响家庭的和谐与运势。
- 搬家的时候,如果家中有孕妇,不能够让她亲身目睹搬迁的过程,但可以做烧水、煮饭、等其他工作。这是因为传统观念认为孕妇体质特殊,搬家过程中的动荡可能会影响到孕妇和胎儿的气场,不过这种说法缺乏科学依据。
- 搬家时不可空手进入新宅,要随身携带一些贵重物品或日用品,如米缸或米桶象征衣食无忧;被子象征生活稳定;存折和银行卡象征财富等。这意味着新宅未来会充实,财富越来越多。
- 忌讳搬家吊挂物件,特别是镜子、画等,以免带来厄运和不祥之气。同时要小心谨慎,尽量避免损坏家具和贵重物品,以免引发财务问题;还要谨防撞煞,例如不要在门框上碰撞物件,以免引起家庭不和和破财之事 。
三、2025年腊月的传统禁忌
(一)祭祀相关禁忌
- 言语谨慎
- 腊月是祭祀之月,传统习俗中有多种祭祀,尤其在岁末,众神要降临人间。所以整个腊月都要谨言慎行,不能随便起誓,更不能随便咒人、骂人,要多说吉利话。因为人们认为在这个月各路神仙都在家中,言语不吉利可能会带来不好的影响 。
- 尊重传统仪式
- 在腊月进行祭祀时,要遵循传统的仪式和规矩。例如,在一些地方腊月有祭拜灶王爷的习惯,这时候就不能随意更改祭拜的方式或者时间。如果不尊重这些传统仪式,可能会被认为是对神灵的不敬,从而影响家庭的运势。
(二)行为相关禁忌
- 避免动土搬家(除特殊情况)
- 农历腊月是一年中最冷的月份,而动土、迁居需要偏旺的日子,带动生旺之气,使得以后的日子红红火火。所以传统民俗不建议在腊月动土、搬家。如果必须要乔迁新居的话,需要提前暖暖屋才好,暖屋的方法即多请些朋友来增旺人气 。
- 关于债务方面
-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债不过年”的说法,腊月里要尽量结清债务。眼看马上就要到新年了,大家都不容易,能不欠债,就不要欠债。欠债的不易,债主也不易。团团圆圆的日子里,彼此两清,才能轻轻松松地进入新的一年 。
- 家庭和睦方面
- 古人说“腊月别吵架,一吵吵三年”,家和万事兴,两口子如果在腊月里都收不住口,将来的日子肯定不会好过。这个月亲戚朋友见面都会尽量说一些好话、吉利话、客套话,这样才能让亲戚朋友有一个好心情,如果在腊月中与朋友进行争吵,就会导致过年变得非常不开心,甚至还会影响亲戚朋友之间的感情,导致过年之间互不来往 。
- 物品处理方面
- 在腊月大扫除时,有一些物品是不能随意烧掉的。例如照片不能烧,从堪舆等角度来讲,烧掉照片容易给人带来口舌、生病、是非或某一段时间的情绪反复、精神不振等情况。衣服不能烧,平时的衣服是绝对不能烧的,如果破了旧了,送人或丢掉都行,否则可能会突然有莫名其妙的大病、大灾或惊险的事情。贴身物品不能烧,但凡贴身或用久了的物品或东西,其实无疑已经有了感情,有灵性的,烧这些东西,多是自毁磁场,让自身的气场越来越差,一旦烧了,会存不住钱,或总破财,整个人的运气会越来越差。头发也不能烧,特别是小朋友的头发,更加不能烧 。
四、腊月习俗中关于搬家的说法
(一)腊月搬家的不吉利说法
- 影响新年氛围
-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腊月是农历年的最后一个月,也是农历年的收官之月。人们通常会进行一系列的年末祭祀和准备工作,如祭祀神明与祖先、大扫除、置办年货等,以保证新年的吉祥和平安。在这个时候搬家被认为会破坏这种祥和的氛围,可能会带来不好的运气和不顺利。所以中国人会尽量避免在腊月搬家 。
- 与传统习俗冲突
- 腊月里有很多传统习俗活动,这些活动都是围绕着家庭稳定、团圆和迎接新年展开的。搬家意味着家庭的变动和不稳定,与腊月的传统习俗内涵相冲突。例如,腊月里家庭是一个相对封闭和稳定的环境,人们在这个环境中进行各种传统活动,搬家则打破了这种稳定,被视为不吉利 。
(二)腊月搬家的吉利说法(部分地区或观念)
- 新旧交替的新开始
- 腊月搬家意味着在新年前完成旧居的离开,迎接新年的到来,象征着迎接新的开始,吉利的意味自然不言而喻。这就像辞旧迎新一样,将旧居的一切不好的事物抛在身后,迎接新的生活。在民间有“旧居不好,新居不旺”之说,腊月搬家可以摆脱旧居的不利影响,迎接新居的好运。
- 迎接财运和福气
- 腊月搬家可以在新年前迎接财神,为新一年的财运开启一个好的开端。同时也可以吸引福气到新居,为新年带来好运和福气。不过这些说法更多是基于一些传统观念和民俗心理,缺乏科学依据 。
- 相关的搬家风俗
- 如果在腊月搬家,人们会选择吉日进行,以求带来好运。通常会请专门的风水师傅或算命先生为搬家选定吉日。在搬迁之前,人们通常会进行祭祀仪式,祈求神明保佑,以确保顺利搬迁并避免不祥之事发生。搬迁到新家后,人们会进行迁入仪式,一般会点燃香烛、烧纸钱,祈求新家庭幸福安康。搬家期间,人们通常会邀请亲友来家中作客,以庆祝新家的到来。亲友会带来贺礼、送上祝福,增加喜庆氛围。在搬迁过程中,人们也会请财神爷入住新家,以带来财富和好运。一般会在新家的某个角落或门口摆放财神像或财神画像 。
五、腊月二十日的特殊含义与搬家关系
(一)腊月二十日的特殊含义
- 扫尘习俗延续
- 腊月二十延续了扫尘的习俗,意即到了农历腊月二十这天,各家各户都要打扫卫生。扫尘又称除尘、除残、掸尘、打埃尘等,是中国民间传统习俗之一。北方叫扫房,南方叫掸尘。室内屋外,房前屋后,彻底进行打扫、衣被用具、洗刷一新,干干净净地迎新春 。这一习俗表明腊月二十日是为迎接新年做准备的重要日子,家庭环境处于一种除旧迎新的状态。
- 接近年关的忙碌
- 腊月二十日距离新年已经非常接近了,此时人们更加专注于准备过年的各种事宜,如购买年货、准备祭祀用品等。家庭的重心都放在如何过好新年上,从传统意义上来说,这时候搬家会打破这种为过年做准备的节奏。
(二)与搬家的关系
- 从传统习俗看不利于搬家
- 由于腊月二十日正处于人们忙碌准备新年的时期,按照传统习俗,这个时候搬家是不合适的。一方面,人们的精力都放在过年的准备上,搬家会分散精力,而且可能会影响过年的心情和节奏。另一方面,如前面提到的腊月搬家的忌讳,在这个接近年关的特殊日子搬家,更容易被认为会破坏家庭的财气和福气,影响新一年的运势。
- 从现代观念看存在的变数
- 在现代社会,随着人们观念的逐渐转变,对于腊月二十日搬家的看法也有了一些变化。如果从实际需求出发,例如新租的房子到期或者新房购买后急需入住等情况,在腊月二十日搬家也并非完全不可行。即使在现代,也还是有很多人会考虑到传统习俗的影响,尽量避免在这一天搬家。现代的居住环境和生活方式与传统相比有了很大的改变,比如取暖设备的完善使得寒冷的腊月搬家不会像过去那样担心影响健康和气运等,但传统习俗的影响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