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点多右眼跳测吉凶 凌晨12点多右眼跳吉凶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12点多右眼跳被认为具有不同的吉凶预兆。午时(11:00 - 13:00)包含12点多这个时间段,此时右上眼皮跳...
扫一扫用手机浏览
2025年秋分是2025年9月22日8点43分,农历八月二十 。秋分是中国农历中的一个重要节气,通常出现在阳历的9月22日或23日左右。秋表示秋季,分表示平分,所以秋分的意思是昼夜平分的时期,也标志着秋季的正式开始。在秋分这一节气中,白天和黑夜的时间几乎相等,正午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上方,天气渐渐凉爽,秋季的特点逐渐显现。这个时期,秋季的气温逐渐下降,大地上的植物开始准备进入休眠期,树叶也开始变色并逐渐落叶。
在岭南地区,有秋分吃秋菜的习俗。秋菜是一种野苋菜,乡人称之为秋碧蒿。逢秋分那天,全村人都去采摘秋菜,采回的秋菜一般家里与鱼片滚汤,名曰秋汤。有顺口溜道:“秋汤灌脏,洗涤肝肠。阖家老少,平安健康。”人们祈求家宅安宁,身壮力健。野苋菜含有多种营养成分,丰富的胡萝卜素、维生素C有助于增强人体免疫功能,提高人体抗癌作用。炒野苋菜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止痛、明目的功效,食之可增强抗病、防病能力,健康少病,润肤美容 。
秋分这一天,农民按习俗放假,每家都要吃汤圆,而且还要把不用包心的汤圆十多个或二三十个煮好,用细竹叉扦着置于室外田边地坎,名曰粘雀嘴儿。希望糯米做的汤圆,能粘住偷食的雀儿的嘴巴,让它受个教训,今后不再敢来。煮汤圆的时候还可以加点酒糟,或者桂花酱,吃着口感更加香甜 。
老北京有秋分吃芋饼的习惯,因为芋头这种高热量食品温软易消化,适宜秋天食用。芋艿的营养价值很高,块茎中的淀粉含量达70%,既可当粮食,又可做蔬菜,是老幼皆宜的滋补品,秋补素食一宝。芋艿还富含蛋白质、钙、磷、铁、钾、镁、钠、胡萝卜素、烟酸、维生素C、维生素B1、维生素B2、皂角甙等多营养成分 。
“秋分到,蛋儿俏”,同春分一样,在每年的秋分来临之际,我国许多地方都要在这天举行“竖蛋”的趣味游戏或比赛,玩“竖蛋”后也会吃鸡蛋。鸡蛋是优质蛋白质的最佳来源之一,其中还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少量欧米伽3脂肪酸,大量卵磷脂、叶黄素等保健成分 。
鸭肉的养分价值很高,适于滋补。但与其他肉类相比,鸭肉性凉,具有滋阴养肺、止咳化痰的作用。其蛋白质含量也比猪肉、牛羊肉要高出20%左右,常常食用可以增加体质,提高免疫力。而且,鸭肉中的脂肪含量较低,其中不饱和脂肪易被人体消化,可以降低胆固醇,爱护心脏 。
秋分的时候,桂花都已经开了,正是丹桂飘香的节气,秋分前,勤劳的人家会准备白酒或者黄酒来浸泡桂花,做桂花酒,等到秋分节气一到就拿出自家酿好的桂花酒来招待客人 。
面雀是将糯米粉揉成面团,然后用模具刻制而成的一种糯米点心。秋分时节,会有许多小鸟去稻田里偷食稻谷,破坏庄稼。人们就用糯米粉做成团子,用竹签串成一串扔到田里去,小鸟吃了面雀嘴巴就会被黏住,这样就不能去祸害庄稼了。有些讲究的人家会用一些鸟类的模具做出不同形状的面雀来,不过现在这些模具都已经失传了,而秋分做面雀吃面雀这个民俗也渐渐地不为人知了 。
秋分时节是蟹肉最肥美、也最滋补的时候。螃蟹不仅味道鲜美,还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其蛋白质含量比猪肉、鱼肉都要高出好几倍,而且含有丰富的钙、磷、铁以及维生素A等营养元素。淡水蟹中的大闸蟹,一般在9 - 10月成熟,正值每年的秋分时节 。
秋分养生可适当多食辛味、酸味、甘润或具有降肺气功效的果蔬,特别是白萝卜、胡萝卜。萝卜要分生熟,中医认为,生者味辛、甘,性凉;熟者味甘,性平,入肺、胃经。萝卜生鲜状态下食用具有良好的食疗养生效果,即使晒干了也是万能药物。萝卜干中依然含有大量维生素B1、钙和铁,可为人体补充食物纤维和矿物质。生吃可清热生津,凉血止血,化痰止咳;而煮熟偏于益脾和胃,消食下气。不过脾胃虚寒者不要吃生萝卜,而可以煮熟吃,可以治脾胃失和、腹痛作胀、痢疾或腹泻、饮食不消、反胃呕吐 。
板栗是秋季大量上市的一种干果,被称为是“干果之王”,生吃可以补肾气,熟吃能健脾胃,营养价值也很高,每100g板栗中大约有60 - 70g淀粉,这与小麦、水稻的淀粉含量几乎相近,板栗中还含有蛋白质、钙、铁等营养元素,基本满足了人们对营养的各种需求,经常吃板栗能提高免疫力、能缓解秋燥对身体的影响,例如秋季常见的口干舌燥、口腔溃疡等等。常见的板栗排骨汤、板栗烧鸡、糖炒板栗等都是不错的吃法 。
红薯是很常见的一种粗粮,秋分前后是红薯大量上市的时期,这时候的红薯不仅价格便宜,口感好,营养价值也是最好的,红薯含有果胶、维生素淀粉、氨基酸、纤维素以及多种矿物质,有着“长寿果”的美称。常见的蒸红薯、拔丝红薯、红薯馒头等等都是红薯的常见做法,也可以烤红薯,将红薯清洗干净,放在垫了锡纸或者是油纸的烤盘上,烤箱上下火220度烤50分钟,中间需要打开烤箱门,给它翻个面,这样受热更均匀,烤到能闻到红薯浓郁的香味,且按压上去是软软的感觉,说明烤熟了 。
俗话说:“秋风起,鱼儿肥”,秋季是一个需要“贴秋膘”的季节,可以适当多吃一些鱼肉,鱼肉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含量低,而且秋季的鱼肉是最肥美的,补充营养的同时也不用担心长胖,像黑鱼、鲫鱼、鲈鱼等等都是可以的,做法也是千变万化的,清蒸、红烧、炖汤都是不错的选择 。
银耳素有“平民燕窝”的美誉,还有“菌中之冠”的美称,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氨基酸、矿物质等,其中还含有丰富的植物胶质,经常食用能补充皮肤中的胶原蛋白,有滋阴润肺、缓解秋燥的功效。可以先将干银耳提前1小时浸泡,泡发好的银耳炖煮的时候更容易出胶,等银耳完全泡发好之后清洗一遍,再用剪刀剪小一点,剪好的银耳放在电压力锅中,加入稍微多一点的清水,选择高压炖煮,把银耳炖熟;炖煮银耳的时候把百合和红枣清洗干净,浸泡一会,然后将炖煮好的银耳与浸泡好的百合、红枣、去皮切成小块的苹果一起放在砂锅中大火煮开,转小火炖煮半小时,炖煮的时候准备一些冰糖和枸杞,半小时之后,下入冰糖和枸杞,再炖煮5分钟,直到冰糖完全融化,关火出锅 。
岭南地区秋分有吃秋菜(野苋菜)的习俗,将秋菜与鱼片滚汤,名曰秋汤,以祈求家宅安宁,身壮力健 。
老北京地区有秋分吃芋饼的习惯,因为芋头温软易消化,适宜秋天食用,且营养价值高。同时老北京还有喝小吊梨汤的习惯,将梨、银耳、青梅、冰糖、枸杞同煮,有润燥的功效 。
广东的许多地方有在秋分节气吃田螺的习惯。因为秋分前后是田螺空怀的时候,此时的田螺腹内无小螺,因此肉质特别肥美,是食田螺的好时节。而且螺肉营养价值高,含有丰富维生素A,可以为身体补充营养 。
江浙一带的人,在秋分这天一定会吃上几只大闸蟹,因为秋分时节,大闸蟹蟹黄肥厚、蟹肉甜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