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冬至的黄历日子怎么样?不能做什么?

小编 2025-04-24 44 0

扫一扫用手机浏览

2025年冬至节是2025年12月21日,农历十一月初二。冬至是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这一天北半球的冬季达到一年中最短的白天和最长的黑夜,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上,标志着冬季的开始,是冬季的第一个节气。

2025年冬至的黄历日子怎么样?不能做什么?

在黄历中,每一天都有不同的属性和宜忌等相关说法。不过黄历更多是传统文化内容,缺乏现代科学依据。关于2025年冬至日对应的干支时间是:甲辰年、丙子月、己未日。根据择吉方法建除十二星推算,这一日是危日,古人认为,危字有危险之意,故古人觉得是凶日。

二、2025年冬至的禁忌与不宜做的事

(一)传统禁忌事项

1. 出行相关

  • 不出远门:在冬至的传说中有不宜出远门的说法。一种说法是冬至白昼最短,传说天狗会在人间寻找化身,所以不宜出远门,天黑后也不要乱走;也有说法是盘古开天之时正值冬至,此时天地初开,万恶无首,四处游荡,所以为了安全不适合远行。而且冬至后进入数九寒天,天气寒冷,古代交通不便,出远门可能遭遇风雪等意外,路上积雪结冰,交通隐患大。从家庭团聚的角度看,冬至有祭祖、家人团圆等习俗,如“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出远门会导致家人无法团聚,违背过节初衷。
  • 晚上不出门(部分说法):冬至这天,是天地间阴阳转换的关键节点,也是一年中最为寒冷的时期,从这天开始,就进入了一年中最冷的数九寒天。在古代,由于人们抵御严寒和野兽侵袭的能力有限,冬至这天晚上,人们一般不会出门,以躲避严寒和野兽的侵袭。不过现代城市中夜晚灯火通明,人们工作学习也经常夜归,这种禁忌在现代的影响力相对减小。

2. 家庭与社交禁忌

  • 忌回娘家(部分地区):在我国北方有些城市认为冬至不能回娘家。过去的媳妇会在秋收后回娘家居住,因此有了冬至的时候回婆家的习俗。虽然现代社会如果还要再严格遵守很没有自由,但是如果家人有特别在意这些传统习俗的,作为晚辈的最好和气的与家人商量,冬至是团圆的节日,切不可因此与家人失了和气。
  • 忌探望病人:老辈人的讲究说法,冬至这天忌讳探望病人,因为在民间冬至是给先人上坟祭奠的日子,如果冬至探望病人,会被认为有诅咒的寓意。
  • 忌串门(部分地方农村):部分地方农村,忌讳冬至这天别人来串门,特别是守孝期间的人更不要串门,否则会引来别人家的不满,民间有俗语说:冬至路过人家门,轻抬脚步别惊人。

3. 生活习惯禁忌

  • 忌房事:传统观念认为冬至是阴阳交替之时,不宜进行房事。因为此时阳气初生而阴气最重,进行房事容易损伤元气、影响身体健康。在冬至这一天,人们应该避免进行房事以保持身体的健康和平衡。
  • 不过早起床:冬至昼短夜长,早晨寒冷,过早或过猛起床,身体易出现问题,尤其中老年人,寒气入体可能引发疾病。
  • 不理发:古人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头发是人的“元气”所在,理发会损失元气导致身体虚弱。冬至时节气温低,人体虚弱,理发后头部易受寒气入侵,引发头晕脑热、感冒等不适症状。
  • 不熬夜:冬季养生讲究“收”“藏”,身体抵御寒冷需耗费大量能量,要藏精保证充足睡眠,避免能量消耗过大致身体机能下降。冬至熬夜会进一步消耗阳气,降低身体抵抗力,易感冒生病。

4. 特殊活动禁忌

  • 忌嫁娶:一般来说节气前后都不宜结婚。古人认为结婚的日子,要避开四立四至前一天,即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和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前一天不可用,宇宙气场处于混沌未开状态,传统习俗中认为此为四绝日及四离日,在此时结婚为不吉。所以通常人们选择结婚的吉日都比较慎重,建议避开冬至日另择他日,让婚姻有一个大家都放心满意的开端会更好。
  • 忌乔迁:冬至是缅怀先人思念亡亲的日子,民间充满悲伤思念的氛围,在冬至这天乔迁是不合时宜的,农村老话说:冬至乔迁运不兴。
  • 忌开行纳市:冬至这天,是缅怀先人思念亡亲的日子,民间充满悲伤思念的氛围,在冬至这天开行纳市是不合时宜的,农村老话说:冬至开市市不兴,冬至纳财财不旺。

(二)饮食禁忌

  • “冬至五不吃,远离寒与湿”相关:有说法冬至有五种食物不适合吃。例如茄子,俗话说“冬败茄子似”,到冬至时,茄子树基本凋谢,此时的茄子又老又硬,食用口感差且营养价值低,不建议食用;生姜也不宜多吃,因为冬天干燥,食用生姜容易上火,对于一些冬季容易口鼻生疮的人来说,吃姜等于火上加火,烹饪时可少量作佐料;还有辣椒,辣椒辛辣,对有冬燥(因寒冷干燥引起的不适,如皮肤干痒、鼻子出血、眼睛发涩等)的人不友好,中老年冬燥表现更明显,吃辣椒会加重冬燥症状,要尽量少吃。
  • 汤圆数量(部分习俗):有习俗认为冬至吃汤圆,如果进食的数量是单数代表形影孤单,来年容易孤独寂寞,所以应选择双数,双数代表能够幸福圆满,成双成对,又可以添岁又添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