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糜姓的起源与分布,综合历史文献和现代人口统计信息,整理如下:
一、糜姓的起源
糜姓来源多元,主要有以下四类说法:
职业起源说
最早可追溯至夏代,以农作物「糜子」(黍类作物)为氏族命名。古代种植糜子的族群因农业技术先进且生活富裕,遂以职业为姓。
封邑起源说
春秋时期楚国大夫受封于南郡糜亭(今河南汝南或湖北江陵),其后代以封地“糜”为姓。
另说商周时期存在糜国(麋国),国灭后遗民以国名为姓。
先祖名号为氏
春秋时期楚国工尹(官职)名“糜”,其后裔以先祖名号为姓。
少数民族融入
蒙古族胡尔申巴达氏(意为“炒糜子”的职业工匠)在元末明初汉化为糜姓。
二、糜姓的分布
糜姓人口相对稀少,现代分布呈现以下特点:
国内分布
核心区域:湖南、江西两省占全国糜姓总人口的95%,集中于岳阳、常德(湖南)及赣南地区(江西)。
其他集中地:江苏(连云港、徐州)、四川(雅安、绵阳)、安徽(贵池)、福建(浦城)等地。
海外分布
东南亚(如新加坡、马来西亚)及美洲(美国、加拿大)有糜姓华人后裔,多因近代移民迁居。
三、历史迁徙与文化影响
早期迁徙:周代糜国被楚国所灭后,遗民迁至湖北京山、湖南岳阳等地,后扩散至巴陵(今湖南岳阳)及陕西白河。
文化名人:三国时期糜竺、糜芳兄弟辅佐刘备,糜夫人(刘备妻)以忠烈闻名;南宋糜溧以清廉谏官著称。
四、现代人口统计
总人口:约10万-11万,属罕见姓氏,2025年排名第417位。
郡望:东海郡(今山东、江苏交界)为糜姓传统郡望。
如需更详细的历史脉络或家族谱系,可参考《姓氏寻源》《百家姓考略》等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