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里哪天最适合扫房?腊月禁忌什么事情?

小编 2025-04-24 10 0

扫一扫用手机浏览

在中国传统习俗中,腊月二十四通常被认为是最适合扫房的日子。这一天也被称为“扫尘日”,民谚称“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从腊月二十三送灶之后到除夕准备接灶之前,这段时间被民间称为“扫尘日”或者“迎春日”,家家户户都会进行年终大扫除,北方称之为“扫房”,南方叫做“掸尘”。

腊月里哪天最适合扫房?腊月禁忌什么事情?

这种年终大扫除的习俗由来已久,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是一种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的寄托。

除了腊月二十四之外,根据《清嘉录》卷十二记载,腊将残时,选择宪书宜扫舍宇日,也就是农历腊月二十三日、二十四日及二十七日者,俗呼‘打尘埃’,这几日也可进行扫房活动。

腊月的禁忌事项

(一)忌搬家动土

  1. 搬家禁忌
    • 在腊月里,传统习俗不建议搬家。因为腊月是祭祀之月,很多神都会在家里来来往往,例如灶神腊月二十三辞灶上天述职,年三十再重回人间,要是在腊月搬家,诸神回来可能找不到新家,会惹得它们不开心,从而影响家庭运势,甚至有“腊月搬家穷”的说法。
    • 而且在腊月大家都忙着准备迎接新年,此时搬家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人帮忙,效率不高。同时从风水堪舆角度来说,腊月不是动土迁居的旺日,此时搬家动土不利于运势的发展。
  2. 动土禁忌
    • 动土也是不被提倡的。寒冬腊月,天气寒冷,不是动土的合适时机,不仅工程进展可能会受到天气影响,而且按照传统观念,在这个时期动土不能带来好的运势,还可能造成不吉的运势发展。

    (二)忌定亲

    1. 腊月中的“腊”字和“拉到”的“拉”字同音,人们认为在腊月定亲是很不吉利的象征。在传统观念里,腊月是一年的终结,新旧交替的中点,这个时候选择定亲可能会出现许多冲突,导致婚姻生活出现一些不幸福的状况,并且腊月天气寒冷,也不适宜进行吉利的婚嫁之事。民间还有“腊月不定,正月不娶”的说法,正月也延续着不能嫁娶的传统。

    (三)忌打碎物品

    1. 在腊月打扫卫生或者日常生活中都要注意不可打碎物品,因为这会被认为是不吉利的象征。如果不小心打碎了东西,要赶紧说“岁岁平安”或者类似的吉祥话语来化解,避免带来不好的运势。例如碗碟打碎了,按照习俗要说“岁岁平安”,以祈求平安顺遂,避免灾祸降临。

    (四)忌不说过年话

    1. 在腊月里,人们讲究要说“过年话”,通俗来讲就是说好话。如果发生了一些负面、消极的事情,也需要用好话来表示。例如饺子煮破了,不叫破了,而叫“挣了”;大年三十死了驴,不好也得说好。这是因为在腊月,各路神仙都被认为在家中,说吉利话可能会带来好运,说不吉利的话可能会一语成谶,影响新一年的运势。

    (五)忌大年三十扫地丢垃圾

    1. 从腊月的最后一天(大年三十)开始,一直到大年初二,一般都是不打扫卫生、不扔垃圾的。因为从这个时候开始,家里的所有东西都被视为财运、福气,如果扫地就意味着扫走福气,倒垃圾就是倒掉财运。所以要等到初二晚上祭了财神,夜里送了神以后,初三早上才能扫地,清理这几天攒的垃圾。

    (六)忌腊月咒骂

    1. 在腊月这个祭祀比较多的月份,需要迎接各种的大神,对于各路的神仙来说,在言语方面需要十分注意小心,不能够展现出咒骂的一面。因为这样可能会在生活之中冲撞到不能够冲撞的人,最终出现不好的运势,为求万事如意是不能够在腊月之中咒骂的。

    腊月扫房的传统习俗

    (一)全家齐动员

    1. 扫房是一项全家参与的活动。当这一天到来时,全家上下齐动手,用心打扫房屋、庭院。大人们会擦洗锅碗、拆洗被褥,孩子们也会帮忙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搬运小件物品等。这种全家参与的方式不仅能让家庭环境变得干净整洁,还能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体现家庭的凝聚力,共同营造一个欢乐、和谐的过年氛围。
    2. 在扫房过程中,大家会各司其职,例如男性可能会承担一些较重的体力活,如搬运家具等;女性则会更细致地打扫室内卫生,清洗各种器具等。这种分工虽然没有严格的规定,但也是一种传统家庭合作模式的体现。

    (二)扫除全面彻底

    1. 扫房的范围十分广泛,室内屋外,房前屋后,都要进行彻底的打扫。室内的各个角落,包括墙角床下、屋柱屋梁等处一年的积尘,都要用扫帚清除干净;箱柜上的金属把手等,也应擦拭一新。衣被用具要洗刷一新,庭院也要洒扫干净,还要疏浚明渠暗沟,把里里外外都打扫得干干净净,以全新的面貌迎接新春的到来。
    2. 在扫除过程中,要注意不留死角。传说中三尸神会在一些死角处留有记号,如果不彻底打扫干净,可能会带来不好的运势。所以无论是家具底下、墙角,还是屋顶的蜘蛛网等,都要一并清理。在打扫时要轻拿轻放,避免打破损坏物品,如果不慎打破,要念一声“罪过,大神不在小神在,认错后小神不再汇报你的过错”,以祈求不带来霉运,为新年祈福纳祥。

    (三)带有祈福意义

    1. 扫房不仅仅是为了清洁卫生,更重要的是其蕴含的祈福意义。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将福气迎进来。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也是中华民族在漫长历史中积累的在冬季讲究卫生,预防疾病的传统美德。
    2. 在扫房之前,有些家庭还会先将屋内的破烂物品清理出去,因为家中如果堆满破烂,被认为很容易将财神爷吓跑,清理后财运才会更好。而且在打扫过程中,如果家中有神灵或者是祖先牌位的话,需要用红纸遮盖,以免会有不敬,或者是沾上灰尘,这也是对神灵和祖先的敬重,同时祈求他们保佑家庭平安幸福、运势亨通。

    腊月禁忌的来源和依据

    (一)祭祀传统的影响

    1. 腊月的祭祀意义
      • 腊月在古代表示打猎祭祀,在新旧交替的日子里,猎取野兽以祭祀祖先与神明。由于这个月有多种祭祀活动,尤其是岁末众神要降临人间,所以人们在腊月的行为需要格外谨慎。例如传统习俗中,人们不会在腊月里随便起誓,更不会随便咒人、骂人,整个腊月都在严谨慎微中度过,以祈求来年的平安顺利。
      • 因为腊月与祭祀的紧密联系,所以像搬家这种可能会影响到神灵对家庭庇佑的行为是不被提倡的。诸神在家庭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如果因为搬家导致诸神找不到家,就可能破坏家庭与神灵之间的联系,从而影响运势。而定亲这种喜事在祭祀之月被认为不吉利,可能是因为祭祀时期需要庄重肃穆,与喜庆的定亲氛围不太相符,同时也担心新的家庭关系在这个特殊时期建立会受到不好的影响。
    2. 与灶神信仰有关
      • 灶神在腊月二十三辞灶上天述职,年三十再重回人间,这是民间重要的信仰习俗。腊月搬家的禁忌就与灶神有关,如果在灶神离开期间搬家,灶神回来时找不到家,就无法为家庭带来福气,甚至会生气降灾。而大年三十到初二不扫地丢垃圾的禁忌,也与灶神有关,这段时间家里的尘土和垃圾被视为财运和福气,扫地扔垃圾会被认为是扫走财运和福气,因为灶神回来后这些都是家庭运势的象征,需要小心呵护。

      (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1. 语言禁忌的期望
        • 腊月忌不说过年话,这种禁忌源于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人们认为在腊月各路神仙都在家中,说吉利话能够带来好运,而说不吉利的话可能会带来灾祸。这种观念反映了人们希望通过积极的语言表达来影响未来的运势,希望新的一年平安顺遂、幸福美满。例如“饺子煮破了,叫挣了”这种说法,就是将不好的事情用吉祥的话语来解释,以祈求好运。
        • 同样,腊月忌打碎物品也是如此。打碎物品被视为不吉利的象征,人们希望通过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以及在不小心打碎物品后说“岁岁平安”等吉祥话,来保障新的一年没有灾祸,家庭幸福安康。这是一种民间传统的心理慰藉,也是对美好生活的一种祈愿方式。
      2. 行为禁忌的寓意
        • 腊月扫房习俗中的禁忌和讲究也体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例如扫房要全面彻底,不留死角,这不仅是为了清洁,更是希望通过扫除所有的“穷运”、“晦气”,迎接新的好运和福气。在扫房过程中对物品轻拿轻放,避免打破损坏物品,也是希望在新的一年里避免灾祸和损失,家庭能够平平安安、顺顺利利。而夫妻在扫房日忌争吵,也是希望家庭和睦,因为家庭和睦是美好生活的基础,人们相信和睦的家庭氛围能够带来好的运势,让新的一年家庭幸福、财源广进。

        不同地区腊月扫房和禁忌的差异

        (一)扫房时间的差异

        1. 小年与扫房的关联
          • 在北方地区,小年一般是腊月二十三,从这一天起就开始有了过年的氛围,很多家庭会在这一天之后陆续进行扫房等迎接新年的准备工作。而在南方,不少地区的小年是腊月二十四,这一天被视为正式开始筹备过年的重要节点,扫房等活动也多在这一天或者之后进行。例如在一些南方的小镇,腊月二十四当天,全家会早早起来,先进行祭灶仪式,然后开始扫房,从室内到室外,全面打扫。
        2. 扫房持续时长
          • 在北方,由于冬季天气寒冷,扫房可能相对较为迅速,主要是掸扫灰尘,对一些大件家具可能不会进行深度清洗,多是表面清洁。而在南方,尤其是一些气候相对温和的地区,扫房的持续时间可能会更长。有些家庭可能会从腊月二十四开始,用几天的时间逐步完成扫房工作,除了打扫室内卫生,还会把桌椅板凳,甚至大架子床都抬到河边、井边去刷洗,进行彻底的清洁。

          (二)禁忌的差异

          1. 婚姻习俗禁忌
            • 在某些北方地区,腊月不定亲的禁忌更为严格。除了考虑到谐音不吉利和天气寒冷等因素外,还与当地的家族传统和社会习俗有关。在这些地区,腊月被视为家族祭祀和家族内部事务整理的时期,不希望有新的家庭关系介入,以免打乱家族的秩序和祭祀安排。而在一些南方地区,虽然也有腊月不定亲的说法,但相对来说没有那么严格,可能更多是遵循传统习俗的一般性原则,对于特殊情况也有一定的灵活性。
          2. 语言禁忌的程度
            • 在语言禁忌方面,不同地区也有差异。例如在一些东北方言区,腊月里对不吉利话语的忌讳更加严格,人们会尽量避免说任何可能与灾祸、贫穷相关的词语,甚至一些发音相似的词语也会避免。而在一些南方方言区,虽然也有说过年话的习俗,但相对来说没有那么严格的语音忌讳,更多是注重话语的吉祥意义本身。例如在广东地区,虽然也讲究说吉利话,但在腊月期间对于个别词语的发音禁忌没有东北地区那么严格。
          3. 扫地禁忌的差异
            • 关于大年三十到初二不扫地丢垃圾的禁忌,在执行上也有地区差异。在一些北方农村地区,这一禁忌被严格遵守,从大年三十开始,家里的笤帚都会被藏起来,防止不小心扫地。而在一些南方城市地区,虽然也有这种习俗观念,但可能在执行上会相对宽松一些,有些家庭可能会在大年三十简单打扫一下卫生,但会特别注意将垃圾妥善存放,不会随意倒掉,等到初三再进行彻底清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