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是中国的主要传统节日之一,有诸多习俗。
- 祭祖:这是中元节最为核心的习俗。民间相信祖先会在七月半返回家中探望子孙,所以需要祭祖。人们会以家为单位进行祭祖仪式,有的地方还会有特定程序,如在这天晚上接祖先灵魂回家,每日晨、午、昏供三次茶饭,直到七月卅日送回为止,送回时会烧纸钱衣物,称为烧“包衣”,也可进行佛门或道教的超度。在祭祖时,人们会准备丰富的供品,包括纸钱、食物、饮品等,于农历七月十五傍晚时分祭祀祖先,祈求庇护。并且,不同地区祭祖的方式也有所差异,像山东省沾化县会搭建麻屋祭拜祖先,而四川省成都地区则通过纸扎“花盘”进行“施孤送孩”的仪式,借此表达对祖先的缅怀与祈福。
- 放河灯:河灯也叫荷花灯,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灯盏或蜡烛,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泛。放河灯的目的是普渡水中的落水鬼和其他孤魂野鬼,传说这样可将亡灵超度到理想的彼岸世界。现代放河灯已成为欢乐的活动项目,在有河渠湖泊之处,皆有放荷灯之举,如积水潭、什刹海等地,市面上从七夕后就开始售卖莲花灯,种类繁多,人们可选购莲花灯在中元夜放入河中。
- 烧纸:这是中元节日民间俗信行为中较为突出的活动。传说阳间的纸就是阴间的钱,人们烧纸就是给亡故的先辈亲人送钱。通常上坟烧纸时要留下几张,到十字路口焚烧,目的是给无家可归的野鬼一些施舍,它们就不会再去送给其祖先的钱了。烧纸活动一般从七月十四日晚开始,持续到十五日深夜,并且在烧纸过程中有一些习俗禁忌,如避免踩踏纸灰、进入燃烧圈内或拾取路边遗弃的纸钱等。
- 中元普渡:不少人会在旧历的七月初一到七月卅日之间,择日以酒肉、糖饼、水果等祭品举办祭祀活动,以慰在人世间游玩的众家鬼魂,并祈求自己全年的平安顺利。较为隆重者,甚至请来僧、道诵经作法超度亡魂,也有人会在这段时间,请出地藏菩萨、目连尊者等佛像放置高台、或请艺师扮演驱魔大神钟馗(有的是请艺师操控钟馗之傀儡),以消弭亡魂的戾气。
- 祈丰收:七月半施祭与祈望丰收常联系在一起。施孤之夜,家家户户要在自己家门口焚香祷祝稻谷丰收,并把香枝插于地上,这叫做“布田”(插秧),插得越多越好,以此象征着秋收稻谷丰登。民间还有祭祀土地和庄稼的习俗,将供品撒进田地,烧纸以后,再用剪成碎条的五色纸,缠绕在农作物的穗子上,传说可以避免冰雹袭击,获得大秋丰收,一些地方同时还要到后土庙进行祭祀。
- 吃鸭:全国很多地方都会选择在七月半吃鸭子,因鸭在水中游,取其河灯普渡祈祷之涵意。也有说法是“鸭”就是“压”,是谐音,吃鸭子是为了压住“魂灵”,不过这种说法有点牵强,因为很多地方“鸭”与“压”不同音,例如东莞人一般会吃莲藕煲鸭。
- 面塑活动(部分地区):在晋北地区等一些地方,七月十五节前民间妇女盛行面塑活动。一家蒸花馍,四邻来帮忙。会根据家庭实有人数,给每个人先捏一个大花馍,送给小辈的花馍要捏成平型,称为面羊,取意羊羔吃奶双膝下跪,希望小辈不要忘记父母的养育之恩;送给老辈的花馍要捏成人型,称为面人,意喻儿孙满堂,福寿双全;送给平辈的花馍,要捏成鱼型,称为面鱼,意喻连年有余。现在已经不那么严格讲究,完全依据主人的情趣,羊、虎、牛、鱼、兔、人各种造型的馍都有,个头较前要小,可作为走亲戚、看朋友的礼品。
- 跳天灯(广西天等一带):旧时为一些迎神赛会、驱逐疫鬼之类的迷信活动,现已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民间体育活动。跳天灯一般在村头较平坦的场地上进行,72个小碗装上豆油,分别排成9行,按前后左右相距0.8 - 1米的距离置灯并点燃,跳灯的人头戴面具,手持木鱼、小鼓、锣钹等乐器,亦有手持挂纸花条木棍者。开头由一人带头敲打木鱼,按节奏有规律地在每行灯中穿来跳去,到行角转弯处,每人都要做一些亮相的跳步转弯动作,并吹打各自手中所持的乐器及道具,夜间观跳天灯的场面,宛如长龙在星光中舞动。
中元节需要做的事
- 祭祖相关事宜
- 准备供品:准备纸钱、食物(如酒肉、糖饼、水果等)、饮品等供品来祭祀祖先。如果有地方特色的供品习俗,也需按照习俗准备,例如有些地区会准备蒸面羊等。
- 确定祭祀时间和方式:祭祀活动一般在旧历七月底之前进行,不局限于特定一天。部分地区会有特殊的祭祀方式,如夜晚接祖先灵魂回家,每日供三次茶饭,到七月卅日送回,送回时烧“包衣”。也可以选择到祖先坟前进行祭扫。
- 进行祭祀仪式:在七月十五傍晚时分(部分地区习俗),将供品摆放好,点燃香烛,在祖先牌位前或者坟前进行祭拜,表达对祖先的思念、感恩之情,祈求祖先庇护家人平安健康等。
- 普渡相关活动
- 举办普渡仪式(可选):如果想要举办普渡仪式,可以择日在七月初一到七月卅日之间,以酒肉、糖饼、水果等祭品祭拜众家鬼魂。较为隆重的话,可以请来僧、道诵经作法超度亡魂,或者请出地藏菩萨、目连尊者等佛像放置高台,也可请艺师扮演驱魔大神钟馗来消弭亡魂的戾气。
- 施舍孤魂野鬼:在烧纸时,除了给祖先烧纸,还可以留下几张到十字路口焚烧,施舍给无家可归的野鬼,按照民间说法,这样可避免野鬼抢夺送给祖先的钱。
- 放河灯
- 准备河灯:可以购买或自制河灯,河灯的形式多样,如用彩纸做成的朵朵莲花,底下用半个茄子做托,中心插上点着的蜡烛;也有用西瓜、南瓜和苤蓝半个,掏空中心插上蜡烛的。
- 放置河灯:在中元夜,将河灯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泛,同时心中默默为亡灵超度祈福。
- 祈丰收活动
- 焚香祷祝:在施孤之夜,于家门口焚香祷祝稻谷丰收,把香枝插于地上,插得越多越好,象征着秋收稻谷丰登。
- 祭祀土地和庄稼(可选):将供品撒进田地,然后烧纸,再用剪成碎条的五色纸缠绕在农作物的穗子上,传说这样能避免冰雹袭击,获得丰收,有的地方还会到后土庙进行祭祀。
- 其他传统活动
- 吃鸭(部分地区习俗):如果在有吃鸭习俗的地区,可以准备鸭子菜肴,如东莞人会吃莲藕煲鸭。
- 参与地方特色活动:例如在广西天等一带可以观看或参与跳天灯活动;在有放焰口习俗的地区,可以观看寺院举行的放焰口法事等。一些地方还有独特的习俗,如广平县中元节以时鲜食物祭拜祖先,并准备果蔬、蒸羊送给外孙;清河县七月十五上坟祭扫,以蒸面羊赠送女儿等,人们可以按照当地习俗参与相关活动。